发布时间:2014-02-25 共1页
1.职业危害因素分为哪几类?( )
A.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三类。
B.物理有害因素一类 C.化学有害因素一类
2.一般被认定为职业病,应具备――个条件。( )
A.2 B.3 C.4
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分为几级?( )
A.2 B.4 C.3
4.职业健康工作应遵循预防医学的――级预防原则。( )
A.一 B.二 C.三
5.我国1995年5月1日起,推行的新的工作制,实行了――天工作制。( )
A.7 B.4 C.6 D.5
6.我国卫生部门公布的法定职业病中有――种尘肺?( )
A.15 B.8 C.12 D.10
7.最大班女工在―――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应设女工卫生室。( )
A.50 B.80 C.100 D.150
8.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和消化道。( )
A.皮肤 B.口腔 C食品
9.导致局部过冷,一般需要――度以下的温度。( )
A.-10 B.-5 C.0
10.从劳动能量代谢的角度,提供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有几个途径?( )
A.1 B.2 C.3
11.健康人能耐受――大气压,若超过此限度,则可对机体产生影响。( )
A.1-2 B.1 C.3―4
12.高温作业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
A.高强度、高体力、高山作业 B.高温、高湿、高空作业
C.高温、强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
13.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冬季温度,在轻作业时不低于―――度。( )
A.10 B.13 C.15 D.18
14.从事视屏作业的人员,最易引起什么系统过度疲劳?( )
A.运动系统 B.视觉系统 C.消化系统
15.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途径进入人体的。(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指甲
16.预防粉尘危害的综合措施是:( )
A.个体防护、保健 B.管理措施、组织措施
C.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卫生保健措施
17.作业场所空气中一般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为――毫克/立方米。( )
A.5 B.10 C.20
18.生产性粉尘一般的粒径是:( )
A.10-20微米 B.0.1-10微米 C.0.5-1.0微米
19.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如下几类?( )
A.矿石粉尘 B.煤尘、石棉尘 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法
20.为了及时发现尘肺患者,对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尘肺发展快的作业人员,一般――检查一次身体。( )
A.3-5年 B.2-3年 C.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