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制定安全预防措施计划
风险级别构成了是否需要改进安全控制措施和实施时间表的依据。表4给出的方法建议可作为一个起点对待,它表明控制的投入和紧迫性应与风险相匹配。
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如果可能,应完全消除危害或消灭风险来源,如用安全物质取代危险物质;
(2)如果不可能消除,则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
(3)可行的情况下,尽量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接受能力;
(4)利用技术进步改进控制;
(5)措施用于保护每一个人;
(6)应将技术控制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7)计划中应有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需求;
(8)对于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只有在所有其它可选择的控制措施均被考虑之后才可作为最终手段予以考虑;
(9)应急安排的需求;
(10)主动测量参数对于是否符合控制标准来说是必要的;
(11)对于重大危险源还应考虑建立应急预案。
8.定期或不定期更新评价
安全评价应被视为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如果必要,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必须得到持续评审和修订。同样,当条件变化使评价结果受到显著影响时(例如工艺改变或增加新设备等),则应对相应作业活动进行重新评价,使安全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安全评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