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措施,建立体系
进行危险性辨识和事故预测,是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预测的基础上建立预防保证体系。一拖集团公司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都由工程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每一具体过程按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分级,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认真落实各种安全用具、个人防护用品,如脚手架、安全网、安全带、标志牌等物质保障措施的到位。对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要落实责任部门及责任人,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原则建立健全分级监控体系和安全保证责任体系,把监控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近几年来,一拖集团公司第二铸铁厂、柴油机公司等“十五”大型技术改造项目及各类设备大修,在时间紧、任务重,点多、面广,带电、动火、高空、立体交叉作业,危险程度高的情况下,由于较好地应用了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每项工程都采取了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落实了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和责任制,对施工过程实施全程监控,保证了安全,未发生一次事故。
2003年,一拖集团公司为加快实现“百亿工程”,对产品结构进行大力度调整,生产布局优化整合,厂房、设备搬迁,涉及单位多、面积大,参战人员多,且边生产、边拆迁、边搬运、边安装,整体工程纵横交错,情况复杂,危险因素多,危险程度高。由于集团公司领导重视,各参战单位安全部门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危险作业审批管理标准》,在每一项工程开工前积极组织内部和外来施工单位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认真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单》、《检修(工程)项目安全防护汇总表》、《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对不同等级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到位,安全防范措施责任到人,有效地保证了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
(安全评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