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三)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7.4识别危害 
  7.4.1公司范围内的危害分为以下类别: 
  管理类:包括设备、材料、劳动保护用品、化学危险品、施工组织设计、事故调查、培训等内容; 
  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施工、机电安装、市政工程和装饰工程类,应考虑: 
  a)基础施工:如土石方工程,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底桩施工; 
  b)脚手架作业、井字架与龙门架搭设; 
  c)临边与洞口防护:如楼梯口、电梯口防护,预留洞口、坑井防护,通道口防护; 
  d)木工房; 
  e)油漆工程; 
  f)塔吊、电梯拆装; 
  g)防水作业; 
  h)电气焊作业; 
  i)高处作业:如攀登作业、悬空作业、吊篮作业。 
  职业健康、消防、交通安全类; 
  其他类别。 
  7.4.2危害辨识的方法 
  进行危害辨识时,可使用以下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 
  A询问与交流; 
  B现场观察; 
  C查阅有关记录; 
  D获取外部信息; 
  E工作任务分析; 
  F安全检查表(SCL); 
  G企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H事件树; 
  I故障树。 
  7.5风险评价 
  7.5.1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 
  A施工作业中的危害风险评价; 
  B职业健康、消防、交通类危害的风险评价; 
  C管理类不安全因素的风险评价; 
  D其他类别的风险评价。 
  7.5.2风险评价方法 
  7.5.2.1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直接判断法) 
  A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的; 
  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D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E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F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评价出的。
  (安全评价师)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