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是武汉市民,家住武昌鲁巷,他的工作单位在汉口,对于每天上班时间需要近2个小时的他来说,坐在公交车上的时间实在太痛苦。
“武汉太需要地铁了。”小张说,长江和汉江把武汉分成了三镇,每天折返于长江南北的他觉得没有地铁的武汉,实在太不方便。
不过,让小张欣慰的是,武汉规划的2号线地铁已经动工修建,建成之后,他上班将会轻松很多。
据了解,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全线地铁,北起汉口常青花园,途经汉口火车站、解放大道,过循礼门后,沿江汉路穿越长江至武昌,经洪山广场、中南路、武珞路至鲁巷止,全长27.73公里,设车站21座。在汉口常青花园设车辆段及综合基地1座,在武昌中山北路设车场1座,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七条线组成,总长约220公里,设站182座,车辆基地3个,车场10个,总投资约1000亿元。”12月2日,武汉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武汉计划近期建设1号线、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工程。
根据武汉市最新确定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到2012年底之前,武汉市将建成1号线、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里程达72公里,形成连通长江两岸的“工”字型线网。
美国学者屈菲尔有一个著名的“45分钟定律”:城市的规模取决于人们在其中移动的难易程度,即多数人一次出行不愿花超过45分钟时间。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出门的首选交通工具。
商业的生命力源于客流的聚集,地铁的商业价值就在于能够充分地将这种客流聚集并转化为有效的购买力。
由于这样的原因,武汉市确定了“地铁+物业”的发展思路,并于2008年5月30日下发了《关于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武发200812号),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明确了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我们地铁+物业的模式是借鉴- 一直在“地铁+物业”模式中徘徊的武汉今年6月也开始出手买地。据了解,武汉地铁集团与武汉裕大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补偿协议书》,位于武昌积玉桥新河街的大型国企地皮,被地铁集团收购。
去年,武汉地铁便有意复制香港地铁建设和运营模式,将轻轨二期站场综合开发列为“破冰之举”。此次成功收购裕大华地皮,除了小部分用于地铁通风井建设,主要作为储备用地,以平衡轨道交通近期建设项目资金,将来可通过土地出让或者商业开发来实现盈利。
此外,武汉正在建设的轻轨二期西段的汉西一路站等8个站点,则规划与酒店、商业等物业开发相结合,并配建停车泊位等,乘客下了轻轨即可在车站购物、住宿。
“香港地铁+物业模式的成功有其特殊性,例如香港中环—金钟—铜锣湾地铁沿线的平均就业密度超过每公顷2000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钟与中环地铁站的中心距离仅800米,其间的办公楼竟仍然没有均匀分布,而分别向两站靠拢,多数建筑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仅200米。”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香港有香港的特点,武汉和香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的城市,盲目照搬肯定是不行的,武汉学习香港地铁的模式能否成功尚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