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手段
(一)行政手段的含义和特点采集者退散
行政手段是指,管理主体为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采用行政决议、决定、命令、指令、指示和规章制度等行政措施,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与其他管理手段相比,行政手段主要有以下特点:
1.权威性。行政手段主要依靠国家政权的权威,管理机构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管理机构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被管理者无条件服从为前提的从属关系,因此具有权威性。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是管理权限的行使过程。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决策的执行,管理目标的控制,都需要一定的权威作保证,以一定的服从为前提,所以行政手段的这种权威性是任何管理所必需的。
3.封闭性。行政手段是以行政区划和管理系统为基础实施的,具有系统内的约束力,因此产生封闭性。
(二)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及其科学化
行政手段的卜述特点也相应产生了行政手段的弊端:—是行政手段要求管理对象无条件执行,而不考虑其意向如何。因此,若只顾管理方便而过分地使用这一手段,必然会限制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脱离实际,助长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甚至造成决策失误。二是运用行政手段管理主体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管理双方不存在利益关系,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手段,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因此,行政手段在运用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行政手段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真正地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才能减少和避免主观主义的产生,才能增强行政手段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行政手段的运用,必须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才能减少和避免官僚主义的产生,减少和避免重决策的失误。
3,行政手段要与其他手段,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综合运用,才能相互配套.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白身的优越性。
二、法律手段
(一)法律手段的含义和特点
法律手段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通过制定法律规范文件,并依据其调整和规范行政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一社会关系和各类活动,以使管理目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