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城市规划师考试管理与法规预测试题(1)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一、单项选择题(共75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行政法律关系由( )三要素构成。
  A.A
  B.B
  C.C
  D.D
  答案:D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人民政府或其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普遍性的行为规则的行为。表现为制定城乡规划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制定法定城乡规划文本和图册等,适用于不特定的人和事。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确认(登记)、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征用)、行政给付、行政裁决、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命令、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计划、行政奖励、行政规划等),如核发“一书两证”。所以选项D错误。
  5.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 )。本文网
  A.合法性原则
  B.行政法治原则
  C.合理性原则
  D.应急性原则
  答案:B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它贯穿于行政法关系之中具有其它原则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止工作。②行政法治原则有助于人们对行政法的学习、研究及解释。③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实施,发挥执法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发生执法误差或执法偏差。④行政法治原则可以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直接作为行政法适用。
  6.下列关于行政许可设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设定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范围与设定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范围一致
  B.国务院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可以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
  C.省级政府规章只能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且其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D.《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需要确需实施行政许可的,较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提请本级人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答案: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部门规章和较的市、地方政府规章可设—定行政处罚,但不可设定行政许可;国务院决定可设定行政许可,但不可设定行政处罚,故选项A错误。
  7.《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据此判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和公民
  B.公民、法人和行政机关
  C.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D.行政机关和其他组织采集者退散
  答案:C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行政法主体,又称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行政法权利的享有者和行政法义务的承担者。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以相对方为另一方当事人。行政法主体包括所有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国家机关和法律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行政相对人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中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 (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村民既可以直接向乡(镇)政府申请住宅用地许可,也可以直接向县级政府申请住宅用地许可
  B.村民向乡(镇)政府申请住宅用地许可的,乡(镇)政府应当在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
  C.村民向乡(镇)政府申请住宅用地许可的,乡(镇)政府认为村民的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直接决定不予许可
  D.县级政府在审查批准村民提出的住宅用地许可申请时,可以要求村民再次提交其曾向乡(镇)政府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
  答案:B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所以B选项正确。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行政法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空间范围是其所辖行政区域
  C.《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行政主体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行政相对方的建设行为的法律空间范围是城乡规划区
  答案:A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10.《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和实施时间,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
  A.2007年10月28日颁布,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B.2007年10月28 日颁布,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来源:
  C.2007年12月1 日颁布,2008年1月l 日起施行
  D.2007年12月1 日颁布,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答案:B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