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只给富人盖房子。”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此前的一句话,曾让舆论哗然。12月4日,淮北来肥走亲戚的朱秀龙,却在街头看到楼盘打出“合肥版”的“给富人盖房子”广告。“这座楼盘的户外广告内容很刺眼,”朱秀龙说,“坐车路过,远远就看到一行大字——‘欢迎BMW、BENZ车主’。难道,骑自行车的就不欢迎?感觉非常不舒服。”
“合肥最牛房产广告”现身街头
关注这则广告的,除了淮北的朱秀龙外,还有本地的网友。在本地一家论坛上,记者看到甚至有网友专门贴出所拍的广告图片,并呼其为“合肥最牛房产广告”。
按照朱秀龙的介绍,5日上午,记者前往该楼盘建设现场和售楼中心,在南一环路附近的道路北侧,行道旁赫然树立着几块醒目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合肥市中心的上流住宅”、“欢迎BMW、BENZ车主,精英应该住在市中心”、“这里将是本市富有阶层的第一住所”等刺激视觉的广告语。
看记者在附近拍照,一个路人凑上来问,“这广告是不是有问题,我早看着不对味了。”“受到关注就是效果”
当然,该楼盘欢迎的不仅仅是“BMW、BENZ车主”。
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该楼盘早期在本地一家房产网站上打出“18万方奢尚豪宅即将开幕”的字眼,更将目标客户明确为“家庭资产300万元以上,年收入30万元以上城市精英”。
5日上午,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在该楼盘售楼中心进行了解。工作人员解释说,广告本身就是为了起到宣传作用,类似的噱头并不鲜见。目前来看,未来房子的售价大概也就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六七十万就能买下来。据工作人员介绍,广告推出后,已有不少人前来咨询,也接到不少问询电话,这表明广告被人关注了,起到了宣传的效果,实现了促进销售的目的。至于为何给出这样的广告设计,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多数人难以接受有人认为是“噱头”这样的广告,省城普通市民如何看待?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表示这样“嫌贫爱富”的广告,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在该楼盘对面一政府机构工作的龚先生说,一定时期内的贫富差距本身无法避免,但非得人为划分一条泾渭分明的贫富分隔线,并加以强化,导致某些小范围“富人区”的形成,这自然让一般老百姓无法接受。
“程度虽没有那么恶劣,但第一眼看到广告会让人联想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在某公司从事文秘工作两年的安小姐说:“现在政府不都在提倡和谐社会吗?把最富有的放到一堆,加强富人和穷人的等级划分,这不是与政府提倡的有悖吗?”
家住芜湖路的付大爷听完记者的讲述后说,现在的广告太多,由于无购房打算,楼盘怎么说自己也不太在意。省城热力公司的陈先生也认为,对这种广告语各有各的看法,自己对这种宣传“无所谓”,高档楼盘普通人买不起,这样针对特定客户的广告无可厚非。类似广告其实较普遍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省城类似的楼盘广告并不仅限一处。
现供职于省城一地产杂志的张先生就说,目前,省城一环路冒出很多这样的楼盘,初步统计一下在20处左右。据了解,这些楼盘的目标客户基本都是中高端客户,因为现在一环的住房价格较高,而且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一环因地段的稀缺性和生活配套的齐全,房子的保值和升值潜力非常大,所以开发商敢于高价卖房。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楼盘如此定位目标客户群本身并无问题,只是若楼盘均如此跟风,无疑会造成富人住市中心,穷人住城郊的现象,富人独享市中心得天独厚的资源。“虽然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不同收入阶层的建筑与居住区域已是必然,但承认现有的贫富差别和居住差别不等于主张强化和加大贫富差距。”专家认为,类似的广告用语有待商榷。法规没有明确规定采访中,市民关心的是:给普通人感觉“别扭”的广告用语,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昨天,合肥市工商局广告处一负责人表示,广告的管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界定的,户外广告必须报批和审查。该楼盘广告,字面上能看出开发商对销售对象有所划分,这样划分合适与否,相关法规并无明确规定。虽然广告用语让人感觉别扭,但相关法律法规并未禁止这样宣传,只能从精神文明建设角度与其沟通,向楼盘提出建议。
合肥市房产局总工程师李慧秋也认为,这纯粹是商家行为,只要不违反规定就可以进行,另外,老百姓现在都很理性,购房前都会有自己的考虑。
对此,社会专家考虑的是,“精英应该住在市中心”之类广告究竟会对社会有何影响?
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程惠英认为,这本身是商家的一种宣传,广告没有明显的欺骗行为,只是针对特定人群所做的一种宣传。这种广告确实存在缺陷和不合理之处,但不用因为这一个楼盘担心“富人区”的可能,这只是个别现象。
合肥学院经济系副主任、副教授、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朱德开则有不同观点,他认为,这种广告用语是可以的,但就目前的社会状况而言有歧视之嫌,对占社会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是一种伤害。现在的经济有向下趋势,应强调和谐,类似针对高收入者的楼盘极易导致“贫富分区”的可能,现在各级政府都希望每个小区里既有高收入者,也有低收入者,所以,现在合肥各区都在建设经济适用房。而且,一般的社会专家也不主张高收入者过分集中。朱德开综合考虑建议,开发商不要用此类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广告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