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外省市对是不是要建造经济适用住房有不少讨论。那么,上海市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答: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绝多数市民对在本市建立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持肯定态度,在3400多条反馈意见中,仅有20余条持相反意见。而且《市民意见征询调查问卷》网上调查(以下简称网调)结果显示,对照拟订的准入条件后,86.9%的市民愿意购房,市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意愿是比较强烈的。
另外,经济适用住房会对本市楼市房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是社会各界比较关心的问题。不少网民和专家学者认为,经济适用住房虽然会对附近商品住房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对本市整体的楼市房价造成很冲击。
经适房准入门槛高还是低?
问:请问在这次公示中,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答:市民最关心的是经济适用住房的准入条件,据统计,有64.7%的反馈意见主要集中在这方面。网调结果显示,在户籍年限方面,认为户籍年限规定合理的占37.4%,认为较长的占29.6%,认为较短的占18.8%.
在收入标准方面,认为人均月收入2300元合理的占40.7%;认为太高了或有点高的占17.5%;认为偏低的占36.5%,主要感到这个标准还不能满足“夹心层”享受经济适用住房的要求。
在财产标准方面,认为人均7万元标准合理的占42%;认为高了的占18%;认为低了的占34.7%,主要考虑这部分申请家庭虽然能够支付购房首付款,但是还贷能力还不强。
在住房困难面积标准方面,认为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标准合理的占48.4%;认为偏小的占31.9%;认为偏的占16.6%,主要是担心供应房源可能数量有限,导致轮候时间过长;有部分市民建议,不同情况的区(县)宜有不同的住房困难面积标准。
市民对经适房有什么要求?
问:市民对《经适房试行办法》中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机制的规定,有哪些反馈意见?
答:建设机制方面,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较多地集中在价格、选址配套和室内装修上。
在价格管理方面,绝多数市民希望定价要考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并建议监管部门要加强定价的稽核。
在选址与配套方面,部分市民希望经济适用住房建在交通方便、配套条件较好的区域或工作地点附近。
在室内装修方面,网调结果显示,赞成简易装修的占63.5%,选择不装修的占33.5%;其他意见中,有的提出可以让市民选择,有的提出考虑菜单式装修。同时,也有部分市民不赞成装修,认为经济适用房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可先不予装修,以降低成本,并减少售后管理的矛盾。
经适房退出期限会变长吗?
问:在经济适用住房退出机制上,《经适房试行办法》拟规定政府具有优先回购权,市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部分市民对于经济适用住房优先转让给保障机构,持认同态度。网调结果显示,73%的市民认为这一规定非常合理或比较合理,有8.7%的市民提出了不同意见,有的建议,限制转让期限应该从5年延长至10年;有的提出,应由政府全部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