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土地估价师考试模拟试题:地价理论

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地价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A.土地的自然条件
B.土地连续投资的差异
C.土地生产效率差异
D.土地经营权垄断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自然力。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仅是形成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因为它是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自然基础。而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上的垄断,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2.如果把申报地价、公告(示)地价归为一类,这种分类是按照(    )划分的。
A.土地交易方式
B.土地价格形成方式
C.政府管理手段
D.土地价格使用目的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地价分类。土地价格按政府管理手段分为:申报地价、公告(示)地价等。
 
3.根据地租理论,最劣等的土地是(    )。
A.无级差地租Ⅱ和绝对地租
B.无级差地租Ⅰ和绝对地租
C.无级差地租Ⅰ,有绝对地租
D.有级差地租,无绝对地租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租用土地的资本家无论土地优劣都要缴纳地租。土地的肥力和位置差别是级差地租I的产生条件,最劣等土地在肥力和位置差别上属于最差等级,因此无级差地租Ⅰ,而如果对最劣等土地进行连续追加投资则会产生级差地租Ⅱ,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4.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    )形成的根本原因。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垄断地租
D.矿山地租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租用土地的资本家无论土地优劣都要缴纳地租。
 
5.以下因素中,土地价格存在的根源是(    )。
A.级差地租Ⅰ
B.绝对地租
C.级差地租
D.垄断地租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收益。无论土地质量是优是劣,土地所有者在转移其土地所有权时,必然会要求取得土地所有权的一方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而这种补偿的形式就是土地价格。因此,绝对地租是土地价格存在的根源。
 
二、多项选择题:
6.根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资本主义地租分为(    )两种基本形式。
A.级差地租
B.垄断地租
C.绝对地租
D.矿山地租
E.建筑地段地租

 

正确答案:AC 解题思路: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以及科学的利润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把地租区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指出这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7.韦伯提出的原料指数,是指(    )。
A.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B.原料指数=遍布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C.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的重量和制成品重量之比
D.原料指数=原料运输费用/制成品成本费用
E.原料指数=原料运输费用/制成品总重量

 

正确答案:AC 解题思路: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的重量和制成品重量之比,即: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8.在阿兰索的地租模型中,阿兰索认为,家庭收入将用于(    )。
A.土地投资
B.慈善募捐
C.交通运输费用
D.购买其他商品
E.储蓄

 

正确答案:ACDE 解题思路:阿兰索认为,家庭收入将用于土地投资、交通运输费用和购买其他商品(包括储蓄)。
 
9.阿兰索在研究新古典主义地租模型时,首先进行了一些假设,下列选项与其相符的是(    )。
A.有一个平坦的、没有任何地理差异,并且土地质量处处相等的平原
B.平原的土地均可直接用于开发,并可在市场上进行自由贸易
C.买卖双方对土地市场都充分了解
D.卖方希望其收入最大,买方希望其愿望能最大限度地得以满足
E.有一座单一核心的城市,城市中任何方向的交通都极为便利

 

正确答案:ABCDE 解题思路:阿兰索的地租模型假设条件:在一个平坦的、没有任何地理差异的平原,土地质量处处相等,均可直接用于开发,并可在市场上进行自由贸易;买卖双方对土地市场都有充分的了解,卖方希望其收入最大,买方希望其愿望能最大限度地得以满足;有一座单一核心的城市,城市中任何方向的交通都极为便利。
 
10.中心地理论中关于每个中心地市场区的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为人们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地,其市场区成为彼此相切的圆形
B.相邻的为人们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地市场区范围彼此出现重叠
C.彼此相切的圆形之间存在空隙,居住在此的居民就近选择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从而维持各圆形市场区形状不变
D.相邻各中心市场区的重叠部分被无差别线分割,致使圆形的市场区被六边形市场区替代
E.最终整个区域被各个围绕中心地的六边形市场区覆盖

 

正确答案:BDE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对六边形市场区形成过程的理解,各个中心地为人们提供商品和服务,在相互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各中心地都试图扩大自己的市场区范围,结果使各中心的销售范围都有一部分相互重叠。居住在重叠区内的居民按照消费者最近供应地购物的假设,重叠区就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即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从而整个区域被正六边形市场区完全覆盖。
 
三、判断题:
11.阿兰索在假定开支总数不超出收入的前提下,对于单个家庭进行分析,认为区位平衡的取得取决于土地数量、其他商品的数量之间比例的确定。(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阿兰索认为,在假定开支总数不超出收入的前提下,对于单个家庭来说,区位平衡的取得取决于土地数量、其他商品的数量和距中心距离之间比例的确定,即通过变化三者的比例关系,使其满意程度最大。
 
12.从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土地需求变动来看,土地需求变动趋势大体与经济循环趋势呈反比走势。(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财政金融景气,就业机会增加,物价、工资处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状态,社会总投资增加,对土地的总需求不断扩大,带动土地价格上涨,因此,土地需求变动趋势大体与经济循环趋势呈正比走势。
 
13.对于不同土地来说,在等量投入的情况下,土地等级不同,土地收益便不同,但地租额应相同。(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级差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对于不同土地来说,在等量投入的情况下,土地等级不同,土地收益便不同,使得地租额不同。
 
14.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不一致的,有着明显的区别。(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
 
15.税负增加会导致社会投资减少,各行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会使居民和企业转向投资发展不动产,以房地产升值来获取更大利润,导致土地需求增加,土地价格上升。(    )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税负增加,居民、企业的储蓄及社会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幅度降低,企业无力或不想扩大投资,致使土地需求降低,土地价格降低。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