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土地估价师考试考前冲刺(十二)

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考前冲刺(四)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开发区总面积为5k㎡,其中可供出让的土地面积为3.5k㎡。经测算该开发区总的平均地价为3000元/㎡,若某公司预受让该开发区15亩的用地,则其需交纳(    )万元的地价款。



 
正确答案:C
 
2.土地价格存在的根源是(    )。



 
正确答案:B
 
3.总费用是指为创造收益所投入的直接必要的(    )。



 
正确答案:A
 
4.作为个别因素考虑的城市规划因素,主要有(    )。



 
正确答案:D
 
5.在估价中,将建筑物所需各种材料设备的数量和人工时数,分别乘以估价时点时各该同样材料设备的单价和人工工资支付标准,再将其加总即得建筑物的重置价格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6.农用地价格影响因素为(    )。



 
正确答案:BCD
 
7.经营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总费用包括(    )。



 
正确答案:ABCD
 
8.目前主要的地价管理政策有(    )。



 
正确答案:ABCD
 
9.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中,土地收益测算的原则为(    )



 
正确答案:ABCD
 
10.在市场比较法中,一般需要进行情况修正的情形有(    )。



 
正确答案:ACD
 
三、情景分析题:
(11-15题共用题干)
现有一宗占地面积为1000㎡的城镇建设用地,使用者先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后于1995年11月1日通过补办出让手续取得该宗地50年期的土地使用权,同时建成一座总建筑面积2500㎡的办公楼,现全部用于出租。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市场调查情况如下:(1)在当地,规模档次相同办公楼的月租金收入一般为30万元,月平均费用15万元,此外出租时可收取押金60万元,押金收益率为5%;(2)该办公楼耐用年限为50年,残值率为0,建筑重置价为每建筑平方米4000元;(3)土地还原率为6%,建筑物还原率为8%。试根据上述资料,评估该宗土地于2000年11月1日的市场价格。回答51~55小题的问题。
11.根据上述条件,估价人员适合选择的估价方法有(    )。



12.关于收益还原法的适用范围正确的是(    )。



13.该宗土地于2000年11月1日的市场价格为(    )元/㎡。



14.假若该宗地为商业用地,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年期为补办手续取得商业用地法定使用年期),则该宗土地于2000年11月1日的市场价格为(    )元/㎡。



15.假如该地区土地市场较为发达,适用于市场比较法,且市场比较法求取的价格比收益还原法低一成,那么最终确定土地价格将采用何种方法(    )。



 
正确答案:11.AB;12.ABD;13.D;14.A;15.D 解题思路:4.计算土地总价格。该宗土地是1995年11月1日经过出让获得50年使用权的,至2000年11月1日已经过了5年,剩余使用年限为35年。土地总价格=土地年纯收益/土地还原率×[1-1/(1+土地还原率)剩余使用年数]=111/6%×[1-1/(1+6%)40-5]=1609.3(万元)土地单位面积价格=土地总价格/土地面积=1609.3×1000011000=16093(元/㎡)55.(一)解题思路(1)根据办公楼出租资料求取房地合一的房地产共同产生的纯收益。(2)计算建筑物部分产生的纯收益。(3)从房地合一的房地产共同产生的纯收益中扣除建筑物的纯收益,分离出土地纯收益。(4)计算剩余使用年限下的土地收益价格。(二)公式与计算步骤1.本题应用的主要计算公式房地年纯收益=房地年总收益-年总费用。建筑物年纯收益=建筑物现值×建筑物还原率土地年纯收益=房地年纯收益-建筑物年纯收益有限年期土地价格=土地年纯收益/土地还原率[1-1/(1+土地还原率)剩余使用年数]2.计算步骤(1)计算房地年纯收益、房地年总收益。该办公楼出租,除租金外还收取押金,因此年总收益中还应该包含押金的年运用收益。年租金收益=月租金收入×12月=30×12=360(万元)押金年运用收益=押金×押金收益率=60×5%=3(万元)年总收益=年租金收益+押金年运用收益=360+3=363(万元)计算房地年总费用:年总费用=月平均费用×12月=15×12=180(万元)计算房地年纯收益:房地年纯收益=房地年总收益-房地年总费用=363-180=183(万元)(2)计算建筑物年纯收益、建筑物现值。该办公楼建成于1995年11月1日,至2000年11月1日已经过了5年,残值率为O。建筑物现值=重置价格×建筑面积×剩余使用年数/耐用年限=4000×2500×(50-5)/50=900(万元)建筑物年纯收益=建筑物现值×建筑物还原率=900×8%=72(万元)(3)计算土地年纯收益。土地年纯收益=房地年纯收益-建筑物年纯收益=183-72-111(万元)(4)计算土地总价格。该宗土地是1995年11月1日经过出让获得50年使用权的,至2000年11月1日已经过了5年,剩余使用年限为45年。(5)计算土地单位面积价格。土地单位面积价格=土地总价格/土地面积=1715.6×10000/1000=17156(元/㎡)
 
四、计算题:
16.某公司于1994年11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面积为500㎡的地块50年土地使用权,并于1995年11月建成一建筑面积为450㎡的建筑物,建筑物全部出租。
已知当地同类建筑物出租租金一般为每月30元/建筑平方米,每年支付的土地税及房产税为20元/建筑平方米,支付的管理费为同类建筑物租金的5%,年维修费为重置价的3%,年保险费为重置价的0.3%。目前该建筑物重置价1500元/㎡,残值率为0,土地及房屋还原率分别为5%和6%。试求该地块在1998年11月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正确答案:
(一)审题
(1)将题目浏览一遍,构思解题方法。
(2)仔细查看,并思考哪些条件有用,用于哪一步,还缺少什么条件,需通过什么方法求得。
(3)在具体细节上要留意:①题目中给出了哪两种还原率,这时确定解题思路至关重要;②看清土地出让年期及起止年月、建筑物建成年月、估价时点等,最好将其标注在时间轴上;③注意各已知条件的单位,如租金是按日、按月、还是按年计算;是单位建筑面积租金、还是可出租面积租金。
(二)方法选择与解题思路
从题目中所给条件,应考虑采用收益还原法。
基本思路:先根据房地客观收益和客观费用,求得房地纯收益;再通过房屋重置价格求得房屋现值,用房屋还原率求得房屋纯收益;将房地纯收益扣除房屋纯收益即可得到土地纯收益;用土地还原率,采用适当公式求得估价时点的土地价格。
(三)公式与计算步骤
1.适用公式
计算房屋纯收益时,可采用无限年期公式
a=v×r
计算土地价格时,需采用有限年期公式
P=a/r[1-1/(1+r)]
2.计算步骤
(1)选择计算方法。
适用于收益还原法。
(2)总收益计算。
采用客观收益:以30元/月计
年总收益:30×450×12=162000(元)
(3)计算出租总费用。
年税金:20×450=9000(元)
年管理费:30×450×12×5%=8100(元)
年维修费:1500×450×3%=20250(元)
年保险金:1500×450×0.3%=2025(元)
年折旧费:1500×450÷49=13775.5(元)
年总费用:9000+8100+20250+2025+13775.5=53150.5(元)
(4)计算房屋年纯收益。
房屋年纯收益=房屋现值×房屋还原率
=(房屋重置价-年折旧费×已使用年限)×房屋还原率
=(1500×450-13775.5×3)×6%=38020.4(元)
(5)计算土地纯收益。
土地纯收益=总收益-总费用-房屋纯收益
=162000-53150.5-38020.4
=70829.1(元)
(6)计算1998年11月土地价格。
土地总价:

n=50-4-46;r=5%
单位地价:
单位地价=1266429.O÷500=2532.86(元/㎡) 解题思路:难点与常见错误分析
本题的难点在于正确确定房屋的计提折旧年限和土地的收益年限。
计算房屋折旧时,除考虑房屋耐用年限外,还要考虑到土地使用权的年限。计提折旧年限应从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当房屋耐用年限短于土地剩余使用年限时,应按房屋耐用年限计算折旧;当房屋耐用年限长于土地剩余使用年限时,应按土地剩余使用年限计算折旧。
题目中未给出房屋耐用年限,亦未说明建筑结构,在此,暂根据土地剩余使用年限计算折旧,从1995年11月房屋建成开始计算,计提折旧年限应为49年。
土地收益年限应从估价时点算起,至土地使用年期届满为止。题目中土地使用年期为50年,即从1994年11月起至2044年11月止,估价时点为1998年11月,土地收益年限应为46年。常见错误是应考者不考虑估价时点,收益年限直接用50年;或仅考虑房屋建设周期,土地收益年限取49年,结果都造成丢分。
 
17.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4日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的通知)(京政发[2002]32号),对1993年北京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的通知》[京政发(1993)34号])进行了调整更新,从2002年12月10日起施行新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见表16-1)。

调整后的基准地价是指各土地级别内,土地开发程度为宗地外通路、通电、通信、通上水、通下水、通燃气、通热力及宗地内土地平整(简称"七通一平"),或宗地外通路、通电、通信、通上水、通下水及宗地内土地平整(简称"五通一平"),在平均容积率条件下,同一用途的完整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其中:基准地价的基准期日为2002年1月1日;土地用途划分为商业、综合、居住、工业等四类;商业、综合、居住用地1~6级的开发程度为"七通一平",7~10级的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工业用地1~5级的开发程度为"七通一平",6~9级的开发程度为"五通一平";商业、综合、居住用地1~6级的平均容积率为2,7~10级的平均容积率为1;工业用地的平均容积率为1。
基准地价的表示形式为楼面熟地价,同时公布楼面毛地价。楼面熟地价是指各土地级别内,完成通平的土地在平均容积率条件下,每建筑面积分摊的完整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楼面毛地价是指各土地级别内,在平均容积率条件下,政府收取的某种用途法定最高出让年期内的土地出让金、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的平均楼面价格。
根据上述基准地价,通过对估价期日、年期、容积率及各种因素的修正测算待估宗地的土地价格。
 
正确答案:
1.基准地价
1)商业、综合、居住用地
(1)宗地楼面熟地价、宗地地面熟地价计算公式。
宗地楼面熟地价=适用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宗地地面熟地价=适用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宗地容积率
(2)宗地楼面毛地价、宗地地面毛地价计算公式。
①当宗地容积率≥级别平均容积率时
宗地楼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宗地地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宗地容积率
②当宗地容积率<级别平均容积率时
宗地楼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级别平均容积率/宗地容积率
宗地地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级别平均容积率
2)工业用地
(1)宗地楼面熟地价、宗地地面熟地价计算公式。
①当宗地容积率≥1时
宗地楼面熟地价=适用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宗地地面熟地价=适用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宗地容积率
②当宗地容积率<1时
宗地楼面熟地价=适用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宗地容积率
宗地地面熟地价=适用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2)宗地楼面毛地价、宗地地面毛地价计算公式。
①当宗地容积率≥1时
宗地楼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宗地地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宗地容积率
②当宗地容积率<1时
宗地楼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宗地容积率
宗地地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2.测算过程
(1)委估地块适用的基准地价水平的确定。
根据调整后的基准地价测算方法,待估宗地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参照《北京市基准地价表》,取相应地价区级别高低限的算术平均值;基准楼面毛地价根据宗地用途类别、地价区级别和具体情况,参照《北京市基准地价表》适当选取。
委估地块位于北京市×区×街×胡同,属综合二级地区,综合用途的楼面熟地价水平为4440-6000元/㎡,楼面毛地价水平为1460~2200元/㎡,则:通过计算该地价区楼面熟地价级别高低限的算术平均值,得出委估地块的适用楼面熟地价为5220元/㎡;选取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水平时,结合委估地块宗地实际情况,适用楼面毛地价水平取1650元/㎡。
(2)期日修正系数的确定。
期日修正系数一宗地评估基准日地价指数/基准地价基准日地价指数调查北京市近几年综合用地地价变动情况,地价有小幅度上涨,以基准地价基准日的地价指数为基数,将2002年1月1日的地价指数定为100,按每月平均增长率为0.05%,则至评估基准日地价指数为100.85%。
(3)年期修正系数的确定。
年期修正系数=[1-1/(1+r)]/[1-1/(1+r)]
式中r--土地还原利率;
n--宗地剩余使用年限;
m--法定最高出让年限。
设定委估对象剩余使用年限为法定最高出让年限,故年期修正系数为1。
(4)容积率修正系数的确定。
按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给定的宗地容积率(R),查相应的《容积率修正系数表》确定容积率修正系数。对楼面毛地价不进行容积率修正。
当R1<R<R2(Rl、R2为容积率)时,容积率修正系数X为:
X=X1+(X2-Xl)X(R-Rl)/(R2-Rl)
Xl是指Rl对应的容积率修正系数;X2是R2对应的容积率修正系数。
委估地块收益容积率为5.5,则容积率修正系数为0.8540。
(5)因素修正系数的确定。
因素修正系数是指除容积率、期日、年期、用途之外的其他地价影响因素的综合修正系数。参照《北京市基准地价因素修正系数说明表》,根据宗地各种因素情况确定每种因素的修正系数,详见表16-2。

式中k--第i种因素的修正系数。

等级影响系数如表16-3所示。


委估对象各因素情况如表16-4所示。

委估对象修正系数=1+(0+3.75+0+0.75+2.25+0.6+0.9)÷100=1.0825
(6)委估对象综合用途地价的确定。
委估地块楼面熟地价=适用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5220×100.85%×1×0.8540×1.0825
=4867(元/㎡)
委估地块楼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1650×100.85%×1×1.0825
=1801(元/㎡)
 
18.某国有企业在1996年10月以挂牌出让的方式,取得一宗10000㎡的综合用途±地,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批准的规划容积率为2.5。
由于该企业资金困难,决定向银行抵押土地取得贷款,经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批准,项目可以拖至1998年7月开始动工。如果按银行抵押贷款规定: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一般按评估值的65%放贷,请问该国有企业在2000年1月31日可贷多少款。
项目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该大楼1~4层为商场,每层建筑面积2500㎡;4~12层为办公用途(其中8层1000㎡为设备层、7层和9层共计2000㎡为自用办公用房)。
大楼开发周期预期两年,假如资金在投资期间为均匀投入,第一年投入60%,第二年投入40%。大楼建成后以出租的方式经营,目前该大厦租赁合同中商场的实际租金为5.5元/(建筑平方米.日),写字楼的实际租金为3.5元/(建筑平方米.日),无论租赁商场或是租赁写字楼,都必须缴纳相当于3个月租金数额的押金;区域内物业的租金水平按可出租建筑面积计算:商场租金为5.0元/(建筑平方米.日)(可出租面积占建筑面积的75%),每年有半个月的空置期;写字楼租金为4.0元/(建筑平方米.日)(可出租面积占建筑面积的70%),每年有半个月的空置期,目前同类建筑物的建安综合造价是每建筑平方米2500元。该城市从1996年开始,至2000年每年地价指数都比上年增长3%。
经过调查,有关参数确定如下:房屋出租年经营费用中管理费为年租金的10%,维修费为年租金的8%,保险费为建安造价的0.2%,出租税金为年租金的12%,销售税金是售价的9%;项目投资回报率取30%;建筑物经济耐用年限为70年,残值率为2%。当地土地还原利率8%,综合还原利率10%,银行存款利息率6.5%,银行贷款利息率10%,资本折现率12%。
 
正确答案:
根据收益还原法和假设开发法公式,采用传统的方法完成本例题。收益还原法公式:年房地纯收益=年出租总收入-年房地总费用其中:年出租总收入=商场年出租总收入+办公楼年出租总收入+押金收入
年房地总费用=管理费+维修费+保险费+税金+折旧费根据上述具体情况,得:
房地产总建筑面积=10000×2.5=25000(建筑平方米)
商场总建筑面积=2500×4=10000(建筑平方米)
办公写字楼总建筑面积=25000-2500×4-1000=14000(建筑平方米)
商场总租金=10000×75%×4×365=1368.75(万元)
办公写字楼总租金=14000×70%×4×365=1430.8(万元)
商场写字楼押金收入=[1368.75+1430.8]÷365×90×[(1+6.5%)-1]=44.87(万元)
商场写字楼空置损失费=(1368.75+1430.8)×15÷365=115.05(万元)
该建筑物房地产总收益=(1368.75+1430.8+44.87-115.05)=2729.37(万元)
该建筑物房地产总费用=管理费+维修费+保险费+税金+折旧费
管理费=年租金×l0%
=(1368.75+1430.8-115.05)×10%
=268.45(:万元)
维修费=年租金×8%=214.76(万元)
保险费=建安造价×0.2%=2500×0.2%×25000=12.5(万元)
税金=年租金×12%=322.14(万元)
年折旧费=建安总价×(1-残值率)÷经济耐用年限
由于建筑物经济耐用年限80年,而土地使用权出让剩余(50-1年又9个月-2年)年,即可供建筑物折旧的年期只有46.25年,也就不需要考虑残值率,这样得到折旧费135.14万元。
P=2729.37-(268.45+214.76+12.5+322.14+135.14)
=1776.38(万元)

根据各已知条件,运用开发法测算地价:
房地产总价值为17547.47万元
总建筑成本为6250万元
销售税金为1579.27万元
投资回报率为(0.3地价+1875)万元

地价=17547.47-6250-1579.27-0.3地价-1875-(0.43地价+576.34+122.02)
1.73地价=7144.84(万元)
地价=4129.97(万元)
由于该地价为46.25年的地价,而评估期日的地价是(46.25+0.5)年,故需要进行年期修正,得估价期日的地价为:

在2000年1月31日该国有企业可贷款金额为2687.52万元。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