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联合浙江省交通厅共同探讨交通建设项目用地中遇到的难题。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王洪涛指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出,特别是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以来,浙江省交通厅在交通项目建设中努力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集约用地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
节约用地是规划的主要原则
如何用好建设用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又好又快发展?浙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走节约可持续发展之路。据浙江省交通厅规划处处长任忠介绍,交通部门首先将节约用地作为规划的主要原则,认真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宏观背景和交通需求,坚持统筹安排,科学决策,合理确定建设总规模、结构比例,科学论证高速公路建设总量及建设时序,做到有序发展,节约土地。
龙游至丽水和丽水至龙泉高速公路(简称两龙高速公路)就是因为调整规划而节约了2.7万亩土地。两龙高速公路按照原交通规划,为一条一级公路和一条高速公路,近期先建设一级公路,在2020年前再建设高速公路。由于丽水地区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区,公路线位资源十分稀缺,现有的50省道和53省道又贯穿其间,建筑空间十分狭小。建成一条一级公路后,未来要在这一狭小空间再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只能耗费大量的资金和占用宝贵而有限的土地布设线位。因此,2003年年底,浙江省交通厅党组提出把初建未成的龙游至丽水和丽水至龙泉一级公路改造成高速公路,远期在两龙高||大|速公路快速交通的基础上,逐步提升现有的50省道和53省道的通行能力。目前两龙高速公路已提前通车,经测算,该建设规划的调整,至少节约土地2.7万亩。
优化线位,节约土地近1800亩
浙江省交通运输部门在确定线位走向时,考虑最多的是:尽量利用山地、荒坡地、荒滩地等非耕地布设高速公路,合理确定互通间距,路幅布置采用标准中的“最小值”,减少护坡道宽度等。
浙江交通部门还通过对比多种方案,推荐或确定合理的线位走向和技术标准。黄衢南高速公路安徽桃林至开化横枝段,长约40公里,浙江省交通运输部门就3个选线方案进行了充分对比论证,最终选择了占用土地较少的方案,减少用地150亩。浙江省交通运输部门还对黄衢南高速公路读经畈段1公里进行了路基与桥梁方案的比较,最终选择了占用耕地较少的桥梁方案,减少利用耕地约75亩。
在杭徽高速公路余杭区段的前期工作中,由于沿线均为良田、耕地,为保护土地资源,浙江省交通厅放弃了开辟新线的方案,而是直接采用在已有的02省道路基上架设12.5公里的高架桥方案,减少征用土地约1500亩。
科学管理,减少施工用地
加强建设阶段科学管理,减少施工用地,这也是浙江交通运输部门节约用地的一个有效举措。就是根据公路沿线地形、地貌,充分利用荒山调配土石方,将取土坑、弃渣场和土地整理结合起来,抓好取土坑、弃渣场的复耕工作。合理安排工程建设工期,科学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比如黄衢南高速公路江山段,建设过程中合理调配土||大|石方,将取土坑、弃渣场和土地整理结合。利用荒山取土,将取土坑、弃渣场整理成耕地。目前,该工程用此方法新造良田500多亩。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楼小东表示,浙江交通运输部门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节约土地的经验,与国土资源部门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下一步国土资源部门还将对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审批提前介入,加快审批过程,与交通部门建立全过程的互通信息制度,有力推进整个交通建设项目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