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中国发改委等部门前天公布《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宣布改革方案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争议了14年的中国燃油税费改革将正式启动。
根据征求意见稿,政府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主要指汽油、柴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人民币,下同,约0.22新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同时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成品油消费税收入一律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替代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的支出,补助各地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发改委主任张平日前说,这次燃油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公平、规范、节约、减负”,总体上不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张平解释说,公平,就是要体现多用油、多负担的原则;规范,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或公路、水路的养护、管理等有关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也就是费改成税加以规范;节约,是因为多用油多交税,希望通过这样的措施能促进对燃油的节约;减负,就是在当前国际国内油价水平下,实行税费改革以后各方面的负担是减轻的。
官方希望通过这次改革建立成品油定价机制,促使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间接接轨,将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来确定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时,官方将保持对成品油价格的控制。
北京有关学者分析,目前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大约相当于国际原油价格85美元一桶时的水平,而国际原油价格近来已经跌破47美元一桶,而且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换句话说,中国的成品油价格远远高于国际水平。官方借此时机推出成品油税费改革,不仅不用提高目前的成品油价格,甚至还可以适度降价。也就是说,官方本应该按照国际原油价格水平降低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但现在不降或少降,多收的部分变成成品油税,以减少成品油税费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冲击。
学者也指出,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已达到50%,成品油价格必然要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基础。但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将来回到高位,中国成品油价格的大幅上升就可能变成敏感的社会问题,届时官方必然要出面调控,并补贴出租车司机、农民、渔民等弱势群体。
中国燃油税费改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94年,海南省正式开征燃油税;1999年,全国人大通过《公路法》修正案,将开征燃油税正式列入法案。此后,官方多次宣布将“择机开征”燃油税,但直到前天才终于拿出改革方案让公众讨论。
有学者指出,燃油|考试|大|税费迟迟不能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国内石油巨头、交通部门和地方政府。石油巨头经常以国内不含燃油税的油价与国际包含燃油税的油价进行对比,不断要求调高油价;交通部门则担心取消养路费和过路、过桥费等,将减少自己的直接收入;养路费目前列入地方政府的收入,一旦将其纳入燃油税,地方与中央将重新分配,地方不能再独享养路费和部分路桥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