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2008年,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与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武罐高速公路设计中,针对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地质复杂、施工场地狭窄的特点,对路线线形与桥隧构造物的配合设计、桥隧连接部的特殊设计等进行了积极探索,采用导水隧洞改移河道,结合弃渣场地设置桥梁预制场地;在路基高边坡处治中,采用桩板墙、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桥梁上设置港湾式停车带,使两幅桥梁中间连通,设置活动护栏,作为紧急情况下的车道转换通道,使设计更加人性化;采用抗震橡胶、抗震锚栓、抗震拉杆等,提高了桥梁抗震能力;在顺河桥墩设置钢筋混凝土套筒,提高桥墩防撞能力;设计的双层高架桥梁,降低了桥墩对河道的阻塞,减少了横向宽度过造成的坡面开挖。双层高架桥梁设计在国内公路设计中尚属首次,对今后山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在设计审查中受到专家的普遍好评。
在徐古公路设计中,一是在高震区路段桥梁设计中,首次采用了弹塑性挡块、铅芯抗震支座等新材料;二是在严寒地区隧道进出口设计中,首次使用了路面下融雪加温设施;三是在乌鞘岭特长隧道中,首次采用静电除尘通风方案。
在承担的8条高等级公路养护维修设计中,通过采取路面调查、多组钻芯取样等办法,基本摸清了我省高等级公路病害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在设计中采用了新的养护与预养护理念。针对不同的病害类型,提出了应力吸收层、改性稀浆封层、微表处等||处治方案;针对车辙严重问题,在山临高速公路的10个试验段就不同处治方案进行了研究,新的设计方案造价低、养护效果明显,受到了施工单位和养护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