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清洁生产问答(三十三)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33、企业对废物、余热等应如何回收利用?
  《清洁生产促进法》将“源削减”和“综合利用”列为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该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余热等自行回收利用或者转让给有条件的其他企业和个人利用”。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方式可分为厂内循环利用和厂外循环利用,分别介绍如下:
  1.组织厂内循环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1)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工序中。如造纸废水中回收纸浆,印染废水中回收染料,收集跑、冒、滴、漏的物料等等。
  (2)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如钢电解精炼中的废电解液,经处理后提取其中的铜再返回到电解精炼流程中;鞣革废液除去固体夹杂物,&&用碱性材料生成氢氧化铬,再用硫酸溶解后重新用于鞣革。
  (3)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用于本厂其他生产过程中。如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作为制造饮料的原料;有色熔炼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可用作硫酸车间的原料。
  (4)余热循环利用。工业生产中用于各种工艺加热过程的蒸汽,虽然压力和温度比较低,但由于消耗量很,往往占企业能耗的较比重。热能有效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工业余热的回收,将生产工艺中排放的热能进行再利用或作为另一加热过程的热源。
  2.厂外的循环利用
  一般来说,企业废物和余热尽量在厂内循环利用,这样物料的运输路程短,额外的处理要求低,经济效益好。但是,有些物料不能实现厂内循环利用,为了达到综合利用原料的目的,往往需要综合的加工手段和过程,使原料转化成多种多样的产品,亦即需要跨行业、跨地区的共同协作。厂外循环利用是实现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1)围绕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生产力的科学配置,组织工业链,建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如:建材工业可以消化量的工业废料,特别是矿山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的固体废料,作为原料流的收尾行业,具有十分突出的生态效果,在建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时,应特别重视发挥建材工业消化废料的能力。
  (2)地方政府应从当地自然条件及环境出发进行科学的区划。根据产业特点及物料流向合理布局。如:广西贵港糖业集团发展生态工业,开发出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复合肥种甘蔗以及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一碱回收制浆两条生态工业链。
  (3)跨行业的厂外物料循环,特别是吨位固体废料的二次资源化。如:钢铁厂和有色冶炼厂的冶金炉渣,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化工厂的电石渣,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工厂化养猪、养鸡场的排泄物等等,都适合于在区域范围内加以利用,转化成有用的产品。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