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综述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摘 要:从材料性质、配合比、施工和使用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以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正常安全使用。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 裂缝 配合比 材料

  中图分类号: T U 2 文献标识码: A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影响到结构的美观, 也可能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与耐久性。当裂缝宽度达到一定数值时,还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因此,裂缝问题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大量科研和实践都证明了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裂缝对于钢筋混凝土来说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材料特性,问题是如何使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对混凝土的裂缝形式和产生原因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1 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则低得多, 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是带裂缝工作的。裂缝就其开裂深度分为表面的、贯穿的;就其在结构物表面形状可分为网状裂缝、爆裂状裂缝、不规则短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裂缝等;裂缝按其发展情况可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能愈合的和不能愈合的;裂缝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荷载裂缝是指因动、静荷载的直接作用引起的裂缝。变形裂缝是指因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湿度变异、膨胀、收缩、徐变等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

  1.1 与材料性质和配合比有关的原因 水泥的异常凝结和异常膨胀,其安定性很差,在混凝土浇筑后达到一定的强度以前,在凝结硬化阶段会产生小裂缝。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也可以使混凝土产生裂缝,骨料的含泥量过多及碱骨料反应、骨料级配不良也是形成收缩裂缝的一个原因。混凝土是一种水硬性材料,其放置在空气中会产生干燥收缩,产生裂缝。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水泥用量大、用水量大、水胶比大、砂率大等)以及外加剂、硅灰等掺合料掺量过大都会造成混凝土开裂。外加剂及掺合料种类繁多,只有强度指标缺乏对水化热及收缩变形影响的长期实验资料(至少一年),有些试验资料并不严格,有许多外加剂严重的增加收缩变形,有的甚至降低耐久性。

  1.2 与施工有关的原因 施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形成裂缝的环节也比较多, 混凝土混合材料不均匀、搅拌时间不足或过长、浇筑速度过快、交接缝、模板外鼓、支撑下沉、初期快速干燥,模板拆除过早、养护措施不当、混凝土硬化前受到振动或加载,钢筋搭接、锚固不良、保护层厚度不够等方面都可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环节。

  1.3 与结构设计及受力荷载有关的裂缝 结构在不同的荷载作用下承受剪力、拉力及各种荷载组合,对混凝土产生破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形成不同的裂缝。忽略结构约束,国内外结构设计中都经常忽略构造钢筋重要性,因而经常出现构造性裂缝。结构设计中经常忽略结构约束性质,不善于利用“抗与放”的设计原则,缺乏相应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结构规模日趋增大,结构形式日趋复杂,超长超厚及超静定结构成为经常采用结构形式并采用现浇施工,这种结构形式有显著约束作用,对于各种变形作用必然引起较大约束应力。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