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依据年龄和智力状况的不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 )三类。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C.局部民事行为能力
D.有条件民事行为能力
E.无民事行为能力
标准答案:a, b, e
解 析: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依据年龄和智力状况的不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与无民事行为能力。
2、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 )。
A.已经成年且精神状况完全正常的人
B.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人
C.十六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人
D.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E.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标准答案:a, b, d
解 析:《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条规定包含两种情况:第一种为普通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年满十八周岁,且精神状态正常的人。第二种为特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但是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3、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法律赋予那些已达到一定年龄但尚未成年和虽已成年但( )的自然人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能力。
A.精神不健全
B.精神健全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
D.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
E.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
标准答案:a, c
解 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法律赋予那些已达到一定年龄但尚未成年和虽已成年但精神不健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的自然人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能力。
4、 在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
A.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E.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标准答案:a, e
解 析:《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民事活动。”
5、 下列属于宣告失踪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须受宣告人失踪
B.须失踪达法定期间
C.须经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
D.须由法院经法定程序宣告
E.须进行公证
标准答案:a, b, c, d
解 析:须进行公证,不属于宣告失踪必须具备的条件。
(土地登记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