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一)
  一、内容提要 
  1、货币的作用 
  2、货币供应 
  3、货币流通 
  4、通货膨胀的类型及测定指标 
  二、重点、难点 
  货币供应和流通 
  通货膨胀的类型及测定指标 
  三、内容讲解 
  《纲要求》: 
  1、了解货币的作用 
  2、熟悉货币供应 
  3、熟悉货币流通 
  4、熟悉通货膨胀的类型及测定指标 
  4.1.货币 
  货币在商品世界中是作为价值的代表而出现的,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形态的演进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实物货币、表征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其中,现代货币的形式是信用货币,而电子货币则是新型的信用货币。 
  4.1.1.(了解)货币的作用 
  (1)货币的本质 
  货币首先是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但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的交换物;第二,货币具有二重化的使用价值。货币从它的自然属性来说,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它对任何人都具有同样的使用价值,是一般等价物,握有它就等于握有任何使用价值。 
  (2)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五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主要的两职能。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是银行券(纸币),其他的形式有商业票据和存款货币。商业票据主要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存款货币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都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 
  1)它是一种没有金属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不兑现的银行券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发钞银行,成为无限法偿货币和最后支付手段。 
  3)银行券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存款货币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4)本位货币 
  本位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5)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或“货币基数”,是指政府金融当&&局(一般是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货币,由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构成,它是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基础。 
  例题1、货币形态的演进经历了的主要阶段是() 
  A.实物货币 
  B.表征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E.纸币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