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掌握)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2.4.4.(掌握)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要在保持总量平衡,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历史任务。“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1)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4)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5)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6)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1)要以自主刨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3)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4)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2)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3)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力发展循环经济; 
  2)加环境保护力度; 
  3)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5)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3)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5)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6)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7)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6)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3)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7)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2)千方百计扩就业;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5)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6)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7)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例题4.“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   )  
  A.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1年翻一番  
  B.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D.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  
  E.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改善  
  F.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答案:B、C、D、E、F   
 例题5.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内容包括()  
  A.加快乡村道路建设  
  B.发展农村通信  
  C.继续完善农村电网  
  D.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E.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答案:A、B、C、D、E    
例题6.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坚持(   )  
  A.开发节约并重  
  B.节约优先  
  C.预防为主  
  D.综合治理  
  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