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据市统计局一项调查显示,自2003年以来,本市开始对整修后的旧住宅小区实施物业管理,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已有670个旧小区、3411万平方米整修后的旧楼区实施了专业化物业管理,占整个面积的77.5%,涉及居民近64万户。预计未来几年,全市还将有816万平方米的旧楼区将陆续完成整修。伴随着准物业管理覆盖越来越多的旧小区,准物业管理遇到的种种瓶颈也日益影响着物业服务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调查显示,主要有三大瓶颈影响着准物业管理的水平:
一是旧楼区的物业收费率低,使得一些物管企业降低服务标准,因此造|考试|大|成居民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不满意。目前,全市旧楼区物业费平均收缴率只有50%,最低的只有35%.旧小区的许多居民还没有形成物业管理有偿服务的消费观念,部分公产房用户对交完房租还要交物业费不认同,不愿意“认购”物业管理服务。
二是整修遗留下来的问题影响了准物业的后期管理。不少整修过的小区存在出入口太多、没有门卫值班室、小区围墙高度不够等问题,虽然已|考试|大|经实施物业管理,但配套设施的缺乏使不少物管企业缺少了工作积极性。
三是旧楼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旧楼区物业管理覆盖面越来越大,导致物业管理人员工作量加大,但收入并未随之增加,使得物业公司在用人上发生困难。例如河西区由于用人紧张,物管处员工扫保面积由最初的每人3300平方米增至5000平方米,人均负责的楼栋数由17.5个提高到26个,不断扩大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业的服务水平。与此同时,一些整修后的社区没有建立起旧楼区物业管理服务考核机制和日常巡查制度,管理出现漏洞,有些小区门卫值勤人员形同虚设,小区卫生死角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