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考试辅导:控制图的用途及判断标准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控制图的用途及判断标准      
  (一)各个控制图的用途
      
  1.-R控制图
  对于计量数据而言,这是常用最基本的控制图。它的控制对象为长度、重量、纯度、时间和生产量等计量值的场合。               
  2.-S控制图      
  当样本大小n>10或12,这时应用极差估计总体标准差的效率降低,需要用S图来代替R图。    
  3.-R控制图 
  用中位数图代替均值图。由于中位数的计算觉得,&考&试大$所以多用于现场需要把测定的数据直接记人控制图进行控制的场合,这时为了简便,当然规定奇数个数据。    
  4.-Rs,控制图
  多用于下列场合:对每一个产品都进行检验,采用自动化检查和测量的场合;取样费时、昂贵的场合以及如化工等过程,样品均匀,多抽样也无太大的意义的场合。由于它不像前三种那样能取得较多的信息,所以它判断过程变化的灵敏都也要差一些。   
  5.p控制图   
  用于控制对象为不合格品率或合格率&考&试大$等计数值质量指标的场合。常见的不良率有不合格品率、废品率、交货延迟率、缺勤率、差错率等等。     
  6.np控制图     
  用于控制对象为不合格品数的场合。由于计算不合格品率需要进行除法,比较麻烦,所以样本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用此图比较方便。      
  7.c控制图    
  用于控制一部机器,一个部件一定的长度,一定的面积或任一定的单位中所出现的缺陷数目。     
  8.U控制图
  当样品的大小保持不变时可用C控制图,而当样品的大小变化时则应换算为平均每单位的缺陷数后再使用U控制图。    
  (二)控制图判断标准
  控制图判断异常的准则有两条:点子出界就判断异常;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判断异常。    
  1.判断稳态的准则    
  稳态是生产过程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用控制图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态?为此,需要制定判断稳态的准则。      
  判稳准则:在点子随机排列的情况下,&考&试大$符合下列各点之一就认为过程处于稳态:   
  (1)连续25个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
  (2)连续35个点子至多1个点子落在控制界限外;  
  (3)连续100个点子至多2个点子落在控制界限外。    
  2.判断异常的准则   
  在讨论控制图原理时,已经知道点子出界就判断异常,这是判断异常的最基本的一条准则。为了增加控制图使用者的信心,即使对于在控制界限内的点子也要观察其排列是否随机。若界内点排列非随机,则判断异常。
  判断异常的准则:符合下列各点之一就认为过程存在异常因素:
  (1)点子在控制界限外或&考&试大$恰在控制界限上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
  (2)链:连续链,连续7个点以上排列在一侧;间断链,大多数点在一侧
  (3)多数点靠近控制界限(在2~3倍的标准差区域内出现)
  (4)倾向性与周期性。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