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最近,武汉的气温一度逼近30摄氏度。毗邻武钢这个大“铁炉”,上班在硚口而家住在青山区的程先生,并未感觉到两区有什么差别。近日武钢透露,随着大量技术改造、环保设备的使用,武钢早已不是“热岛”。
武汉过去叫“火炉”,而且空气质量差,多少与武钢有关。1976年,一位刚到武钢工作的同志在家书中写道:“一切皆好,只是每晚必须洗鼻孔。”那时,武钢8个烟囱像8条黄龙,风起时,满城尽是硫化物的味道。人们形容:“飞过武钢的麻雀都是黑的。”正因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固体废弃物超标,武钢厂区的气温要比周边高,夜间的“热岛”温差也达1.1℃。
2006年至今,武钢为节能减排总共投入60多亿元,实现余热发电、负能炼钢、弃水回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57%、66%增长到08年的77%,去年上半年又比同期增长了4个百分点。
现在,武钢厂区逐渐森林化、草坪化,绿地3.73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小城市的面积。资料表明,作为城市的天然“空调”,森林可使夏季气温降低5.64℃。
区域气候中心专家透露,这些年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武钢进行过多年跟踪监测。1988年,武钢厂区、生活区呈红色(温度最高位置),此后,片状云块逐步打散成斑点状。最近4-5年来,武钢废气、余热、固废物排放量每年以约4%的比例在持续降低。从气象云图来看,该地区热量释放已明显减弱,相反,汉口等城区的热岛效应在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