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一、问答题:针对相关问题作简明扼要的回答。 |
1.(六) 项目拟进行风险分析,准备通过采用专家调查法获得主观概率。其中,15位专家对项目投资额可能出现的状态及其概率进行预测,专家们的书面意见整理如表6-1所示。 ![]() 问题 1.专家调查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2.请计算投资额的概率分布、期望值、方差、标准差以及离散系数。 3.经分析,项目的风险变量还有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寿命期,并且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均为连续型概率分布,则宜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项目的风险评价?其原理是什么? |
正确答案: 1.专家调查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需要调查问题的性质组成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熟悉该变量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专家、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 (2)调查某一变量可能出现的状态或状态范围和相应的概率,由每个专家独立使用书面形式反映出来。 (3)整理专家组成人员的意见,计算专家意见的期望值和意见分歧情况,反馈给专家组。 (4)专家组讨论并分析意见分歧的原因。由专家组成员重新独立填写变量可能出现的状态和相应的概率,如此重复进行1~2次,直至专家意见分歧程度低于要求值为止。 2.投资额的概率分布如表6-2。 ![]() 期望值、方差、标准差以及离散系数的计算结果为:期望值=49.45百万元方差=21.95标准差=4.68百万元离散系数=9.47% 3.此时应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项目的风险评价。其原理是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组输入变量的数值,并根据这组输入变量的数值计算项目评价指标,如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用这样的办法抽样计算足够多的次数,可获得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及累计概率分布、期望值、方差、标准差,计算项目由可行转变为不可行的概率,从而估计项目投资的风险。 |
|
2.(三) 一家咨询公司受A水泥厂委托,为该水泥厂所在地区的水泥消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咨询公司通过走访水泥行业协会和省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收集到了该地区2007年8-12月份的水泥销售量数据,如表3-1示。 ![]() A水泥厂为了制定和实施长远发展规划,还拟请该咨询公司对该地区的水泥需求量进行 10年期的长远预测。该企业拟扩建水泥厂,委托某设计院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问题 1.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该地区2008年1月份的水泥销售量(α值取0.3)。 2.如果咨询公司拟采用德尔菲法对该地区的水泥需求量作10年的长远预测,应如何组织进行? 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包括哪些? |
正确答案: 1.(1)计算初始平滑值:F ![]() ![]() ![]() ![]() (2)按照指数平滑法的计算公式,得出: ![]() (3)因此,2008年1月份该地区的水泥销售量预测值为X ![]() ![]() 2.如果咨询公司拟采用德尔菲法对该地区的水泥需求量作10年的长远预测,则应按以下程序进行组织。 (1)建立预测工作组。 (2)选择专家。 (3)设计调查表。 (4)组织调查实施。 (5)汇总处理调查结果。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的内容如下。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
|
3.(四) 某拟建工业生产项目,基础数据如下。 1.建设投资5000万元(其中含无形资产600万元)。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 2.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和项目资本金。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在建设期内每年均匀投入贷款资金1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10%。贷款按照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在项目投产后3年内还清(年末支付)。无形资产在运营期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固定资产残值为230万元,按照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为8年。 3.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收入、成本相关数据见表4-1(流动资金全部由项目资本金解决)。 4.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按照税后利润的15%提取。 表4.1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费用单位:万元 ![]() 问题 1.编制本项目的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2.计算项目投产后第1年的利润总额、所得税以及应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 3.计算项目投产后第1年的偿债备付率,分析其清偿能力,并说明还有哪些指标反映项目清偿能力。 4.财务评价人员依据问题2、3的计算结果,做出了项目财务上是否可行的判断,这样做是否恰当简述理由。 |
正确答案: 1.编制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见表4-2。 第1年应计利息=(0+1000/2)×10%=50(万元); 第2年应计利息=[(1000+50)+1000/2]×10%=155(万元); 第3年应计利息=2205×10%=220.5(万元),依次类推。 ![]() 2.年折旧计算。 [方法一] 年折旧=(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5000+205-600)-230]/8=546.88(万元) [方法二] 年折旧率=[1-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1-230/(5000-600+205-230)]/8=[1-5%]/8=11.875% 年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5000-600+205)×11.875%=4605×11.875%=546.84(万元) 年摊销计算:年摊销=无形资产费用/摊销年限=600/8=75(万元) 第3年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支出 =2000+546.88+75+220.5=2842.38(万元) 第3年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 =4000-41-2842.38=1116.62(万元)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率 =1116.62×33%=368.48(万元) 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提取比例 =(1116.62-368.48)×15%=112.22(万元) 3.第1年偿债备付率。 第1年偿债备付率=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当期应还本付息额 =(税后利润+折旧+摊销+利息支出)/当期应还本付息额 =(1116.62-368.48+546.88+75+220.5)/(735+220.5)=1.66 [或=(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经营成本-所得税)/当期应还本付息额=(4000-41-2000-368.48)/(735+220.5)]=1590.52/955.5=1.66 偿债备付率高于1,表明具有较强的清偿能力。反映清偿能力的指标还包括利息备付率和借款偿还期。 4.判断不恰当,理由:①因为只算一年的数据(利润和偿债备付率)或未计算整个项目计算期相应数据,不能反映整个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②只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不能反映项目的总体盈利能力和可持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