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21 共1页
一、 填空
1. 经济法这个词最早出现于( 《自然法则》一书 )之中,但具有现代意义的以经济法命名的法律是(1919年德国颁布的《煤炭经济法》 )。
2. 中国较为完整的经济法体系的建立开始于(1978 )年,当时我国经济正进入( 改革开放 )时代,要逐步建立(市场 )经济体制。
3. 社会关系中包含( 法律关系 )和( 非法律关系 )两大类。
4. 经济法律关系包括( 主体 )、( 客体 )、( 内容 )等三要素。
5.司法判案应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这里的“事实”指的是(法律事实)。
二、 混合选择题
1. 经济法是(b )的必然产物
a 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 自然经济 d混合经济
2. 我国建国以后至1978年这一时期实行的是(a )经济体制
a 计划经济 b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c市场经济 d混合经济
3. 下面例子中能够成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有(d )
a 向同学借钱的丁一 b向父母借钱的丁二
c 向老师借钱的丁三 d向信用社借钱的丁四
4. 丁一向银行借钱其有权利(a d )
a 向银行咨询贷款利率 b 向银行提供担保
c按期还款 d 在合同议定范围内自主使用该款项
5. 丁一向银行借钱未按期返还,下列哪些可作为免责的法律事实( c d )
a 自己不慎丢失 b 让同学借走了
c因地震经营受到影响 d 地震中银行受到毁坏
三、 判断并改错
1. 同样一部法律,我国与外国不同主要取决于地域不同。(× )
2.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其地位和效力是一样的。(× )
3. 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的。 ( √ )
4. 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法律关系是不存在的。 ( √ )
5. 市场经营活动主体的经济权利主要是经济管理权。 (× )
四 分析案例
张永为其经营的企业投了企业财产保险,在保险期内,张永为了周转资金,经保险公司同意继续承保后,将其企业转让给了王明清。
试分析该案中的主体、客体、内容等三要素。
分析:
主体:张永与保险公司、王明清与保险公司
客体:被投保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
内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投保人的权利和义务:有权询问相关的法律规定、有权在保险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请求给付保险金、在合法的保险权益不能实现时有权请求司法保护; 同时有义务按时交纳保费、真实提供相关财产的情况等。
承保人的权利和义务: 有权利收取保费、有权查明财产相关的真实情况;同时有义务告知投保方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义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给付投保人保险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