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经济法》法律基础精选习题及答案(五)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1页



  6.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于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情形有( )。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拒付租金的

  C.拒不履行买卖合同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的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本题C选项不在上述规定之内,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7.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双方在仲裁过程中进行了调解并达成协议。此种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请求仲裁庭制作调解书

  B.请求仲裁庭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

  C.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D.仲裁庭作出裁决后,也可以进行调解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仲裁裁决。根据规定,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8.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 )。

  A.权利人提起诉讼

  B.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

  C.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D.不可抗力的情况和其他障碍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权利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D项不可抗力的情况和其他障碍是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

  9.下列选项中,属于当事人提起诉讼必须符合的条件的是( )。

  A.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D.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条件。以上四个选项均属于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条件。

  10.在下列各项中,关于法律行为表述正确的有( )。

  A.法律行为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非法行为

  B.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并不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效力的丧失

  C.多方的法律行为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且意思表示还需一致

  D.书面形式优于口头形式,特殊书面形式优于一般书面形式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行为的相关规定。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因此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

   

   

    注会《经济法》法律基础精选习题及答案(三) 注会《经济法》法律基础精选习题及答案(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