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会计证考试《财经法规》辅导讲义(14)

发布时间:2010-03-24 共1页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式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一)接受教育(外在教育)

  通过学校或培训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以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为核心内容的正面灌输,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

  (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会计人员自我学习、自身道德修养的行为活动。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一)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通过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以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将受到的惩戒和处罚。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三)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通过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从中得到警示,提高法律意识、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

  1.形势教育;

  2.法制教育;

  3.培养职业情感、提高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的配套教育。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一)会计学历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学习会计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了解会计职业面临的道德风险,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会计继续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计职业道德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修养

  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的内在品质,规范和约束自身会计行为。

  【例题·分析题】某单位财务部门在组织讨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时,有会计人员提出“相比会计法律制度而言,会计职业道德只能靠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它只是形式上的约束,没有强制性,而真正起作用的是会计法律制度,因此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最终还是依赖于会计法律制度来实现,从这点上看,会计法律制度可以取代会计职业道德”,请问该会计人员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解析]不正确。会计职业道德规定了会计人员的最高行为标准和一些基本原则以及行为规范。会计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包括在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之中,会计职业道的行为规范不仅其标准比会计法律制度高得多,而且内容和范围也广得多,它贯穿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必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而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则不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在作用上相互补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此会计为的规范,不仅需要会计法律制度作为基本保证,而且依赖于会计人员的道德来实现。必须要把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使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充分发挥各自作用。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