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考试辅导:收益的质量特征

发布时间:2010-01-19 共1页

  (一)收益的真实性
  收益的真实性包含两个层次:1.收益的确定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并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是收益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否则企业所报告的收益是虚假收益,不但不能为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相反会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2.会计收益尽量与经济学的收益即真实收益接近,这需要对目前的会计模式进行改进。
  (二)收益的现金保障性
  会计收益的确认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之上,是某一会计期间账面收入和账面费用配比的结果,体现为应计现金净流入的概念和可能财富的增加,并不直接等同于实际现金净流入与真实财富增加,只有当应计现金净流入成为实际现金净流入时才表明收益的真正实现。如果会计收益不能转化为足够的实际现金净流入,高的会计收益也仅仅是“账面富贵”,蕴含较的风险,同时,由于会计的财富分配效应,这种“账面富贵”不仅不能提升企业价值,相反可能会损害企业价值。
  (三)收益的持续性
  目前企业收益的报告采用“总括收益观”,会计收益既包含经常项目带来的收益也包含非常项目带来的收益,然而,不同的收益构成项目对预计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Ramak krish nan&Thomas(1991)将会计盈余按持续性分为三类:1.持续性会计盈余(perman entearnings),这类性质的会计盈余预期将持续到公司未来会计年度。2.暂时性会计盈余(transitor yearnings),此类性质的会计盈余仅涉及当前会计年度,在以后会计年度不再发生。3.价格无关会计盈余(priceir relevan tearnings),此类盈余是由会计变更引起,它不影响企业当年经营业绩,也不影响以后年度经营业绩,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会计盈余变动仅仅是纸上变化(paper change)。显然,持续性会计盈余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体现,对企业未来收益有较强的预测价值,而暂时性盈余和价格无关盈余没有持续性,对企业未来收益无预测价值,收益持续性越强,收益质量越高。
  (四)收益的稳定性
  收益的稳定性是指企业收益水平变动的基本态势,如果企业某一期收益水平很高但缺乏稳定,也不是良好的经营状况的反映。收益的稳定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连续几个会计年度,收益水平围绕在水平线上下波动且波幅很小;另一种是随时间延续,收益水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当然,后者是利害关系人更愿意看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收益的持续性取决于收益项目的来源,经常性业务带来的收益具有持续性,而偶发交易和事项带来的收益不具有持续性。收益的稳定性则取决于企业业务结构、商品结构、时效结构、收支习性结构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稳定性。
  (五)收益的安全性
  收益与风险对称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规律,企业在高风险状态下运行而获取中等甚至低水平的收益显然不是投资者所愿意看到的。收益的稳定性是企业所面临风险小的表象特征,收益稳定性越差说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越,反之,说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越小。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程度、成本性态、资本结构、管理水平的不同组合导致企业面临不同的风险水平,从而决定企业未来收益的稳定性。风险是影响企业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对企业收益质量进行评价,必须充分关注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小。
  会计的目标在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于决策有用的信息,收益作为会计的核心信息,探讨其质量特征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明确收益的质量特征,对于改进传统的业绩报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