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考试考前训练:案例分析题(3)

发布时间:2014-02-26 共1页

 2009年,为了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全国各省市加强了对农业抗旱保苗政策的落实安排。某省所管辖的A、B、C三个城市着重进行了抗旱保苗的工作。当年,三个城市均成功的完成了对本市辖区农业的抗旱保苗,并向省农业厅提交了有关本年抗旱保苗情况的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A市:
 
  本市共有240万亩农业耕田,其中有旱情的140万亩(旱情严重的80万亩),旱情严重的80万亩全部进行了抗旱保苗作业。抗旱保苗工作中发生相关成本(包括抗旱组织体系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建设、抗旱应急设施建设、抗旱物资储备、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旱情监测网络建设等)共计7亿元。经过抗旱保苗的作业,本市旱情严重的耕田直接解除旱情灾害42万亩。
 
  B市:
 
  本市共有200万亩农业耕田,其中有旱情的1700万亩(旱情严重的70万亩),旱情严重的70万亩全部进行了抗旱保苗作业。抗旱保苗工作中发生相关成本(包括抗旱组织体系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建设、抗旱应急设施建设、抗旱物资储备、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旱情监测网络建设等)共计5亿元。经过抗旱保苗的作业,本市旱情严重的耕田直接解除旱情灾害39万亩。
 
  C市:
 
  本市共有100万亩农业耕田,其中有旱情的80万亩(旱情严重的30万亩),旱情严重的30万亩全部进行了抗旱保苗作业。抗旱保苗工作中发生相关成本(包括抗旱组织体系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建设、抗旱应急设施建设、抗旱物资储备、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旱情监测网络建设等)共计2亿元。经过抗旱保苗的作业,本市旱情严重的耕田直接解除旱情灾害20万亩。
 
  要求:
 
  (1)分别计算A、B、C三个城市的抗旱保苗的单位作业成本和抗旱保苗作业的直接成功率。
 
  (2)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A、B、C三个城市中哪个城市为抗旱保苗工作最佳城市。
 
  答案
 
  (1)计算单位作业成本:A市:70 000÷80=875(万元/万亩)
 
    B市:50 000÷70=714.3(万元/万亩)
 
    C市:20 000÷30=666.7(万元/万亩)
 
    直接成功率:A市:(42÷80)×l00%=52.5%B市:(39÷70)×100%=55.71%C市:(20÷30)×100%=66.67%(2)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计算如下:A市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70 000÷42=1666.7(万元/万亩)
 
    B市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50 000÷39=1282.1(万元/万亩)
 
    C市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20 000÷20=1000(万元/万亩)
 
    上述数据表明,C市的成本效益比率较低,说明在取得同等效益的前提下,C市耗费的成本较低,因此,C市为抗旱保苗工作最佳城市。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