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经验分享:走好这关键的一步

发布时间:2014-02-26 共1页

在如今考评结合的情形下,对于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取得考试只是其中的一步,虽然这不是决定性的一步,却是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步的结果直接影响后面所有程序的继续进行,可见其重要性。笔者在2010年第一次报名参加高级会计师考试,在没有实战经验的情况下只答了大概八十分的题目,却取得了七十几分的成绩,成绩不算高,但按照答题的准确率来说也不算低,在此估且从备战和应考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参加高级会计师考试的感受,希望能让即将参加高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有所借鉴。

一、备战

备战的关键之一——辅导班的选择。2010年高级会计师教材从2009年的十二章减少到八章,内容上却增加了股权激励、套期保值、业绩评价与价值管理等内容,大纲变化相当大。因为此前了解到这些变化,笔者决定报个辅导班以减轻学习上的压力。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因为辅导教材拿到手时距考试的时间大概只有一个多月了,如果单凭自己的理解去研读教材,时间肯定不够,所以笔者认为选择一个好的辅导班是备战的关键之一。以笔者为例,报名参加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高级会计师远程辅导,郑庆华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刘凤委老师的治学认真严谨,特别在考试前一天刘老师还通过学院的平台发信息给各位学员,关于经济增加值如何计算,那一刻笔者真是为刘老师的认真而感动。

备战的关键之二——辅导教材的购买。众所周知,高级会计师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只有一本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考试大纲,而大纲过于精简的特色让考生很不容易理解其内容,必须借助于详细的讲解才行。笔者在备考期间选择了两本辅导教材,一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的《2010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一是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会计实务》,这两本书章节设置相同,但在讲解上却各有特色,前者的内容一目了然,简洁易懂,后者案例分析较多,使考生能够从案例中去理解大纲的内容。如果有时间,笔者建议先通读一至两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的《精讲》,再用经济科学出版社的《高级会计实务》去加深理解。

备战的关键之三——历年考题的练习。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无论什么样的练习题都不及真正的考题,这是笔者考注册会计师时得到的宝贵经验,笔者认为在备战高级会计师考试时同样适用。练习考题的目的有二:一是了解专家的出题思路,考生如果做过了历年试题便会发现,在连续几年的考试中很多题目的得分点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某个考点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考,这些考点必然是复习的重点;二是了解题目的答题方法,历年考题都有标准答案,如何作答才能得分这个问题很关键,很多考生答案写了很多,但是没有得分,就是因为没有答出得分点。

二、应考

应考的关键之一——带进考场的材料。高级会计师考试实行开卷,所以有很多考生把众多与考试相关的用书都带进了考场,这样当然可以,但事实是根本没有时间去翻阅。以笔者应试的经历来说,笔者带进考场的有一本大纲两本辅导教材三套模拟试题四套历年试题,而在考试中实际翻看的只有大纲和一本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的《精讲》,其他动都没有动过。既然大部分考生是从外地前往省会赶考,倒不如让自己的行李轻一些,也省却了旅途的劳累。

应考的关键之二——答题顺序的选择。高级会计师的考试时间是三个半小时,时间不短,但在考试的过程中只感觉到白驹过隙,所以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很重要。卷子发下来填完姓名准考证号,在响铃答题之前要做的就是审题,即确定答题顺序。每道题大致看下来就知道难易程度,一定要先易后难,保证自己能得分的题不失分,再争取没把握的题得到分。以笔者为例,在2010年的高级会计师考试中,第一、二题的内部控制一看篇幅太多,答题点又不容易找到,就从第三题开始做答,事实证明这个答题顺序是很正确的。

应考的关键之三——书写速度的控制。高级会计师考试题量比较大,需要书写的内容很多,再加上感觉自己判断不够准确,往往会再多写一些内容,所以在考试一开始就要以自己最快的书写速度去答题,并且字迹要清楚,让改卷老师能够辨认。笔者在考试初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答了多一半的时候发现时间不够用,以致于在临考试结束只有半小时的时候还有三十分的题目没有作答。

除以上内容,作为来自企业的考生笔者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不要轻易放弃事业单位会计,因为这部分内容相对企业会计来说比较简单,出题点也相对集中,更容易得分。笔者也正是秉承了这个原则,才在2010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中顺利通过。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