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职称教材最新变化内容和复习方法指导

发布时间:2011-08-30 共1页

  中级课程
  (一)中级会计实务
  1、教材框架结构

章节 教材主要变化
第一章 总论 教材增加的内容:会计基础。
教材删除的内容:财务报告。
第二章 存货 教材删除的内容:(1)发出存货的计价;(2)在存货跌价准备结转部分,删除了原教材中的公式。
第三章 固定资产 教材增加的内容:(1)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2)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教材修改的内容:(1)购入生产设备应考虑进项税额抵扣问题;(2)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内容移到“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一章中;(3)修改了一些例题。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教材增加的内容: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
教材删除的内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变更的例题。
教材修改的内容:(1)投资性房地产范围的表述;(2)房地产的转换形式及转换日的表述。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教材增加的内容:(1)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2)共同控制资产和共同控制经营。
教材删除的内容:以合并方式为基础对企业合并的分类。
教材修改的内容:成本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第六章 无形资产 无实质性变化,只是有些内容的顺序做了调整。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无实质性变化,只是有些内容的顺序做了调整。
第八章 资产减值 基本没有变化。
第九章 金融资产 教材增加的内容:公允价值的确定。
教材修改的内容:(1)改变了结构框架;(2)修改了部分例题。
第十章 股份支付 本章是2010年教材新增加的内容。
第十一章 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本章由原“负债”和“借款费用”两章内容合并形成。
教材增加的内容:在长期应付款部分增加了承租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教材删除的内容:原教材中涉及的流动负债的内容。
第十二章 债务重组 教材增加的内容:在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例题部分增加了银行的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本章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第十四章 收入 教材增加的内容:(1)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处理;(2)合同的分立与合并。
第十五章 所得税 教材增加的内容:(1)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2)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3)所得税的列报。
第十六章 外币折算 教材增加的内容: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处理。
教材删除的内容: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教材修改的内容: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的例题。
第十八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本章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第十九章 财务报告 教材删除的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教材修改的内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新教材考虑了所得税的影响。
第二十章 预算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 增加的内容:非盈利组织会计。
修改的内容:预算会计。
  2、学习方法
  中级会计实务教程的变化,越来越和注会趋同了,使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划分成三个等级,中级会计今年肯定会向高深度、综合性方面发展,所以必须老老实实的学习、老老实实的做题。
  (二)《中级财务管理》
  1、教材框架结构
项目 章名
新教材 原教材

第一章

总论 财务管理总论

第二章

预算管理 风险与收益分析

第三章

筹资管理 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

第四章

投资管理 项目投资

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证券投资

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营运资金

第七章

税务管理 筹资方式

第八章

财务分析与考核 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

第九章


 
收益分配

第十章


 
财务预算

第十一章


 
财务成本控制

第十二章


 
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
  2、各章具体情况
  2010年的教材和大纲与2009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章节看原有教材共12章,但是2010年教材只有8章;从内容看删除了原有教材中的第二章风险与收益分析、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第五章证券投资的有关内容,增加了第七章税务管理。具体来说:
  第一章,“总论”新教材减少了一部分内容,因此可考的点就更少了。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章节,从历年命题情况来看,题型以选择、判断等客观题型出现。
  第二章,“预算管理”由原教材第十章“财务预算”演变而来,内容变化不大。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环节,是历年考试分数较多的章节。考点主要集中在现金预算的编制和日常业务预算的编制上。
  第三章,“筹资管理”包括了原教材第七章“筹资方式”和第八章“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的有关内容,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可考点比较多,主要集中在资金需要量的确定、资金成本的计算、杠杆系数的计算、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上。
  第四章,“投资管理”新增了购买或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决策等内容,这一章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考点主要集中在项目投资决策指标的计算和应用上,各种题型均可出现,主要以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的考点为主。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新增了营运资金管理战略、用于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米勒-奥尔模型等内容,将原教材第七章有关短期负债筹资的内容编入了本章第五节“流动负债管理”,这一章也是历年考试的重点,所占分值较高,考点主要集中在最优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决策和存货控制决策上。各种题型均可出现,主要以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的考点为主。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包括原教材第九章“收益分配”以及第十一章“财务成本控制”的有关内容,还新增了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销售定价管理等。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考点主要集中在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标准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和评价上。
  第七章,“税务管理”作为新增章节,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以往考试惯例,新增的章节一般都是考试的重点,但不一定是难点,因此考生要好好掌握教材以及例题。
  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考核”新增了成本费用指标的分析与考核等内容,同时删除了或有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标的详细内容。与第二章一样属于财务管理工作环节,也是历年考试分数较多的章节,题型除了客观题、小计算题外,这章是最容易和其他章节综合起来考查的一章,考核点主要就是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与运用。
  3、学习方法
  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较多,计算量大,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能全面理解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加强应试训练,相信一定会顺利通过考试。
  (三)《中级经济法》
  2010年教材共8章,包括经济法(第1、2、3、4、5、8章)和税法(第6、7章)两个部分。
  职称考试教材的使用周期一般为3年,上一个周期(2007-2009年)结束后,2010年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毫无疑问,2010年教材又一次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主要变化是:
   1、完全删掉了原来的《企业破产法》和《票据法》。
   2、完全新增了《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如果有考生有幸参加过2004-2006年的中级职称考试,当年曾经考过这三个税种。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它们又回来了。
   3、对第一章“经济法总论”进行了翻天覆地的调整,考生看完第一章后,可能会对“目瞪口呆”这个成语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希望考生千万要挺住,千万不要因为第一章而丧失了对《经济法》的信心。强烈建议考生先绕开第一章,先踏踏实实地复习其他章节,等自己对通过《经济法》的考试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后,再回头看第一章。如果考生坚持先啃下第一章,您会发现自己还没走到主战场,就已经精疲力竭了。
   4、删掉了2009年教材最后一章的大多数内容(如《政府采购法》),新增了若干内容,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价格法》等等,至于名字嘛,就叫《相关法律制度》吧。
   5、保留了《公司法》、《证券法》和《合同法》。这三章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至于被设计师修修补补、刀削斧砍,就不能再有什么怨言了。
   6、2009年教材为9章,2010年教材缩减到8章。为什么呢?2010年教材将原来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两章内容新设合并为一章,取名为《其他主体法律制度》。这两章在中级赛场混了十年了,最后连自己的名字都没保住,不过按照阿Q的逻辑,总比《企业破产法》强一些吧。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