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考试: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外部性二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1页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这是要解决国家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生活的问题。简言之,国家干预经济的原因在于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即存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假若市场机制是完全和全能的,就没有必要实行国家干预,“看不见的手”会自动调节经济运行。 
  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秩序失范等情况。
  (一)外部性(exteranlities)
  外部不经济与政府干预
  针对外部不经济会造成资源配置失当,政府可采取的干预手段有多种,其目的和效用均旨在优化资源配置(见下表)。
  手段效用
  1.征税针对负外部性,由政府向引起负外部性的生产者征税。即把引起负外部性的外部成本转给引起负外部性的生产者。此时,污染就成为生产者成本的一部分,使私人成本增加到与社会成本相等。生产者如果不想交纳这种税就要自己治理负外部性,如生产者不治理污染,则由政府用此税收来治理负外部性。如增加税收之后,生产者成本增加,小于收益,它则自动减少生产,甚至停止生产。
  2.补贴针对正外部性,由政府向引起正外部性的生产者给予补贴。给予补贴也相当于把正的外部性内在化,即把引起正外部性的外部收益转给引起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此时,外部收益就成为生产者收益的一部分,使私人收益增加到与社会收益相等。生产者收益增加就会增加有正外部性的生产活动。如政府办教育或给教育以补贴。 与你同行
  3.企业合并通过将外部经济的企业与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方式,可以消除不利的外部影响。
  4.明确产权如产权明确,外部性问题也可通过市场来解决的。如造纸厂建在某私人钓鱼俱乐部所拥有的小河边。因双方的产权都是明确的,此时,二者可通过谈判来解决造纸厂污染这个外部性问题。小河所有者可以提出赔偿以治理污染的要求。如该索赔能被造纸厂接受,小河所有者用该赔款去治理污染,则负外部性消除。如造纸厂认为赔偿后无法经营下去,只能选择停产,则负外部性也能消除。故只要产权明确,市场调节仍可以消除外部性,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5.其他用立法和行政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示例】
  1. 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市场失灵、需要国家进行干预的情形有( )。
  A. 公共物品 
  B.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C. 经济行为的外部性 
  D. 不完全竞争
  【答案】ACD【解析】私人物品无需国家干预。不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失衡、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秩序失范等情况,也能够引起市场失灵、需要国家进行干预。
  2.甲在某楼的第一层开饭店,在经营中经常产生油烟。甲的行为属于(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消费的外部经济
  C.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答案】C【解析】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是指厂商的经济活动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故选C项。
  3. 对外部不经济,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来纠正,以优化资源配置。具体政策措施有( )。
  A. 征税 
  B. 补贴
  C. 企业合并 
  D. 明确产权
  【答案】ABCD
  4.针对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有( )。/2005年初级试题
  A.征税 
  B.企业合并 
  C.反托拉斯法
  D.价格控制 E.逆向选择
  【答案】AB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