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审计师理论与实践审计第八章讲义(2)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1页



  第二节 审计抽样样本的基本程序和样本选取方法

  一.掌握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

  1.确定被审查总体的范围

  ①被审查总体与具体审计目标的相关性;

  ②被审查总体中项目的同质性;

  ③被审查总体中项目的可辨性;

  ④被审查总体中项目的充分性。

  2.确定样本量

  ①总体容量;

  ②总体项目差异;

  ③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

  ④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

  【2003年试题】

  审计人员在审查样本项目后,如果必须以样本差错率代替预计总体差错率,重新确定样本规模。则往往是由于:

  A.样本差错率与预计总体差错率大致相同

  B.样本差错率小于预计总体差错率

  C.样本差错率大于预计总体差错率

  D.样本审查中有个别重要问题

  【答案】C

  【解析】样本差错率大于预计总体差错率,则必须以样本差错率代替预计总体差错率,重新确定样本规模。

  【2004年试题】

  下列关于样本规模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预计总体偏差水平越高.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

  B.预计总体偏差水平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

  C.要求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

  D.要求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

  E.总体数量与样本规模成反比

  【答案】AC

  【解析】预计总体偏差水平越高.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要求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总体数量与样本规模成正比。

  【2005年试题】

  审计人员在运用统计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确定样本规模应考虑的因素有:

  A.总体数量

  B.总体偏差水平

  C.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

  D.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E.以往类似审计项目的经验

  【答案】ABCD

  【解析】确定样本规模无需考虑以往类似审计项目的经验。

  【2006年试题】

  在审计统计抽样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

  A .总体容量

  B .总体项目差异

  C .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

  D .审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E .审计人员的数量

  【答案】ABC

  【解析】审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和审计人员的数量与样本规模无关。

  3.选取样本项并审核

  样本项目的选取越遵循随机原则,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高。

  审计人员抽取了样本之后,要对每一个样本进行审查,从而获得样本的差错率,并 将这一样本差错率与预期的总体差错率进行比较,以确定所使用的样本规模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应作适当调整。审计人员应把最终的审查结果记录下来,作为推断总体特征,即总体差错率的依据。

  4.形成审计结论

  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了解样本的差错率,以此去推断总体的差错率,并计算在预 先确定的可靠程度之上,样本推断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误差有多大,并将这一误差控 制在可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获得切合实际的审计结论。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