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22 共1页
(1) 相对化处理方法
相对化处理是一种比较简单且实用的方法,其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计算简便。这种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先对待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比较标准,作为比较的标准值,然后用各指标的实际值( )和相应的标准值( )比较,计算两者之比( )。
在计算时要注意“正指标”与“逆指标”的区别。所谓正指标是指实际值越大表现越好的指标,所谓逆指标是指实际值越小表现越好的指标。正指标与逆指标处理方法为:
标准值可以有多种选择,通常可以用参评单位某一时期(也可以是当期)的平均值或最优值作为标准值。
【相对化处理例示】
表2-15给出1992年我国部分省市的经济效益指标
表2-15 1992年我国部分省市经济效益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总资产贡献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产品销售率 | % % % 次/年 % 元/人 % | 5.81 105.03 61.63 1.15 2.81 41686.80 98.02 | 6.35 111.63 64.07 1.43 3.00 32066.12 97.94 | 7.10 112.17 54.44 1.38 3.80 55525.30 98.08 | 7.33 110.19 62.25 1.73 2.10 33120.72 95.96 | 9.60 120.67 58.88 1.76 3.99 34956.03 95.34 | 6.92 113.23 62.19 1.59 2.52 44551.24 96.52 |
表中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消除量纲影响的处理,这里采用相对化处理方法。表2-16列示了相对化处理后的结果,其中“标准值”一列各数值的计量单位为各指标的原计量单位。
由表2-16可见,相对化处理,各指标数值已经转化为无量纲的、同度量的百分数了。在这一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除资产负值率为逆指标外,其余指标均为正值。
表2-16 相对化处理结果(%)
指标名称 | 标准值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总资产贡献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产品销售率 | 10.7 120 60 1.52 3.71 16500 96 | 0.5430 0.8753 0.9736 0.7566 0.7574 2.5265 1.0210 | 0.5935 0.9303 0.9365 0.9408 0.8086 1.9434 1.0202 | 0.6636 0.9348 1.1021 0.9079 1.0243 3.3652 1.0217 | 0.6850 0.9183 0.9639 1.1382 0.5660 2.0073 0.9996 | 0.8972 1.0056 1.0190 1.1579 1.0755 2.1185 0.9931 | 0.6467 0.9436 0.9648 1.0461 0.6792 2.7001 1.0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