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讯:为什么证券业将人才视为核心资源?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1页

为什么证券业将人才视为核心资源?

美国钢铁之父卡耐基曾说:“拿走我的全部财产,把人才留给我,几年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家信服的真理,回顾各行各业,企业之间的最终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作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证券业常以“人才”视为自己的核心资源。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出席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当前,中国证券业的发展处在一个重要的关键期。全行业只有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机遇,才有可能将发展机遇、发展愿望、发展能力最大限度地转变为发展成果。

人才发展是证券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加强证券从业人员自律管理和规划培养是证券业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那么,为什么证券业将人才视为核心资源呢?

首先,是由于证券业行业发展的特性所致。证券业是“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其本身灵活的流动性、较高的风险性、及动态的回报性等显著行业特征,决定其对行业各领域、岗位等人才配置上具有较高、较密集的人才要求,即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对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很高。1995年,国务院证券委发布了《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在我国推行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根据相关规定,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机构、基金销售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估机构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在取得从业资格的基础上取得执业证书,才能从事相应的证券活动。每位“入行”的从业人员,都必须通过“中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掌握证券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的资质才能“入行”。纵观证券行业用人标准,不难发现证券从业资格不仅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经门槛,也是进入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会计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人才引进和录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可见,专业性的“人才”已成为证券行业等金融机构必不可少的核心资源。

其次,证券业以“投资顾问式”服务为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合规意识和专业服务能力都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然而,鉴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所限、及行业人才频繁的流动,人才的重要性与人才配置两者明显不匹配。以目前证券业发展最需要的投资研究人员为例,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消息,截止2011年5月,国内107家证券公司投资顾问共一万余人,按投资顾问服务仅覆盖50万元及以上客户群的标准计算,目前一名投资顾问服务及潜在服务对象达170名之多。若按较为理想标准看,每位投资顾问服务100位以内的优质客户,当前则至少需要1.83万名投资顾问。显然,人才缺乏也会影响证券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证券业协会围绕从业人员考试、执业注册、资格管理、后续职业培训和诚信建设等环节不断加强证券从业人员自律管理。要求各类机构专业岗位人员必须由会员单位统一申请执业注册,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并以年检工作为核心,加强了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中国证券业协会还按照“统一内容、统一标准、随机评估、有效管理”的要求,建立并完善了证券从业人员远程教育培训体系。截至2010年底,证券远程培训系统平台共涵盖了公共类、证券类及基金类等3大类课件总数达108学时,有14.87万人在远程培训系统进行培训学习共214.33万科次,实现了从业人员后续职业培训从分散管理到集中管理的变革。借助现代远程技术,从业人员学习还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提高了培训管理的效率和人员学习的自主性。可以说,证券行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上已日臻完善,初步建立起了从业人员考试、执业注册、资格管理、后续教育培训的良性发展机制,推动了证券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各类人才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职业习惯。目前,证券行业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方式开展的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从业人员信息和诚信管理;执业资格注册、年检管理以及后续教育、职业培训等从业人员管理体系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代表了我国行业从业人员管理的发展趋势。

证券行业是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人才发展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人才才能带动证券业的持续发展。证券业只有源源不断地为自身培养和储备大量人才,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相信,随着中国金融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以证券业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将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已是不争的事实,证券、期货、银行等金融行业围绕“人才”这一决定行业发展和未来的关键因素,将开展更具广度、深度的全方位竞争!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