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工程硕士考试语文复习指导

发布时间:2009-04-30 共1页

2008年工程硕士考试语文复习指导

  一、范围广泛,语文为主:

  工程硕士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部分的命题范围广泛,知识背景涉及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我们来看一下历年工程硕士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部分的涉及领域方向表:

2003年试题涉及领域方向表

 

语文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小计

选择题

9

5

1

15

填空题

7

6

2

15

阅读题

20

0

0

20

总计

36

11

3

50

百分比

72%

22%

6%

100%

 

2004年试题涉及领域方向表

 

语文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小计

选择题

8

6

1

15

填空题

10

3

2

15

阅读题

20

0

0

20

总计

38

9

3

50

百分比

76%

18%

6%

100%

 

2005年试题涉及领域方向表

 

语文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小计

选择题

8

5

2

15

填空题

8

5

2

15

阅读题

20

0

0

20

总计

36

10

4

50

百分比

72%

20%

8%

100%

 

2006年试题涉及领域方向表

 

语文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小计

选择题

7

6

2

15

填空题

9

4

2

15

阅读题

20

0

0

20

总计

36

10

4

50

百分比

72%

20%

8%

100%

 

2007年试题涉及领域方向表

 

语文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小计

选择题

9

3

3

15

填空题

9

3

3

15

阅读题

20

0

0

20

总计

38

6

6

50

百分比

76%

12%

12%

100%

 

2003-2006四年总的试题涉及领域方向表

 

语文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小计

选择题

41

25

9

75

填空题

43

21

11

75

阅读题

100

0

0

100

总计

184

46

20

250

百分比

74%

18%

8%

100%

  总结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试题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门学科。既有理论科学。又有应用科学,既有传统科学,又有新兴科学。但明显是以语文学科为主,比重均高达72%,(如若加上文史知识,则达到92%)。
  如果用动态方式分析的话,那么说有两个明显趋势:
  1、语文知识的题目具有增加的趋势。
  2、自然科学的题目难度有所减低。
  所以应该工程硕士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部分以语文知识为主,包括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语文分析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是汉字、 词汇、语音、句子、标点、修辞、文学知识、阅读技巧。

二、分值均衡,缺乏重点

  A、单项选择、填空和阅读三部分的分值比例是15:15:20,差距不大。
  B、每道题目均为2分,没有差别。
  就分值而言,工程硕士考试没有重点。 (和MBA比较:两篇作文,35分及30分,还是有所侧重。)
三、题型划一 相对简单

  所有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即是给出4道可能的答案,由考生选取认为是其中正确的一道,题型十分单一。均为客观选择题,没有主观表达题。(实际上,无法真正考查考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就题型而言,工程硕士考试比较简单。
  从理论上来说,即使一个小学生来考试,也有25%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工程硕士考试语文表达能力部分的难点在于考试范围过宽,容易之处在于题型单一。因此,我们只能就语文知识及解题技巧方面,向考生提供一些意见,希望对考试有所帮助。

如何有效复习?
  复习内容:1、考试介绍 2、汉字 3.词汇 4、标点 5、句子 6、修辞 7、文学知识 8、文章阅读 9、文史知识 10、考试方法 ――――总共7个单元时间。概括而言,我们的复习内容主要有两项:
  A、语言文学知识及阅读分析能力。
  B.解答语文试题的一般技巧。
  至于人文科学知识,因为面广量大,我们会酌情进行讲解,还会发一些资料,请大家在业余时间进行复习。就是说以自学为主。还有自然科学部分,限于水平,就不再讲解了。请诸位同学谅解。
  C、关于理性解题与感性解题
  理性解题就是按照语文学科知识来解题,感性解题就是按照一般语感知识来解题。
  有人认为,语文没有科学体系,况且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平时已经懂得了语文,因此无须进行专门学习。这种看法应予纠正。语文是一门学科,有其独自的理论体系,掌握了语文的理论体系来理性解题是最科学、最可靠、最基本的方法,当然,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不掌握语文学科知识的情况下,依靠语感来解题即感性解题也未尝不可,但它相对于理性解题,毕竟是第二位的。―――供诸位参考。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