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
括号是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1.句内括号指只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
如: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注意:
(1)句内括号要紧贴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
(2)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
我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样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
(3)如果要在被解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放在后括号后面。
2.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1)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
(2)在任何情况下,括号前后不能同时有点号。
(3)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加句末点号。
引号
引号表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
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地的。
3.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例如:
1.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文无长语。”
2.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更多优质信息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