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2-01 共1页
政治专家预测试卷(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B.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4.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B.真象是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本质的表现
C真象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制造的
D.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 :
5.在判断--种观点的是非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多数人是否赞成定是非 B.。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C.以是否有用定是非 D.以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定是非[
6.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国家政权 B.政党
C.政治家 D.意识形态
7.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
A.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B.个人知识才能的多少
C.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D.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8.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其理论根据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9.生产力范畴反映了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B.与自然的关系 D.人有生产资料的关系
10.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着一概念的是
A.刘少奇 D.朱 德
C王稼祥 D.邓小平
11.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
丸经济工作 D.政治工作
C.军事工作 n行政工作
12.中国民主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
A.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B.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c.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管僚资本主义为对象的革命
D.以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为目标的革命
1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A.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统一全国的财经工作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5.在下列哪个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六届七中全会 D.党的七大
16.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提出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c.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D.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17.毛泽东系统地、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的原因不同 D.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对象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1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领导 B.反帝反封建
C农民同盟军 D.非资本主义前途
20.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
A.革命对象问题 B.革命动力问题
c.农民问题 D.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建设农村根据地
c.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党的建设
22.开始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的是
丸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八七会议 D.三湾改编
23.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B.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24.毛泽东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
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D.积极防御
c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D.战略进攻
25.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高度自治原则
C坚持--个中国原则 D.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2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基层民主制度 B.促进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平等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
丸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巴人民民主性质的 o.政治联盟性质的
28.清政府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2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B.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c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3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A.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 B.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教育建设和文化建设 D.教育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31.繁荣学术和文化艺术,要贯彻“两为”方向,即要坚持
A.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民主建设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n为民主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A.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C.社会、经济全球化 D.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3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现共同富裕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n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 ]
3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集体经济 B.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综合
C公有制经济 D.国有经济 [ ]
36.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全党高度重视,必须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就是
A.加强党的战斗力
B.提高党的凝聚力
C.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坚持改革开放
38.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39.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靠
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人力投入 D.政策保证
40.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满足人们富裕的社会需要 D.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辨析尾:本大题共:个小屉,每小属10分,共20分。
4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自发的产物。
42,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任何时候都不必问姓“社”姓“资”,只要实用就可了。
三、简答T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4.简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4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厘满分20分。
46.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原理及其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