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2-01 共1页
  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比喻法
  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
  3.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 )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4.“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 )
    A.明杂剧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传奇
  6.“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排比
  7.《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
    A.屠格涅夫 B.契柯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
  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A.急忙 B.迅速 C.竭力 D.屡次
  9.《国殇》选自( )
    A.《九歌》 B.《九章》 C.《诗经》 D.《国语》
  1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
    A.《淮海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稼轩词》
  11.“逝者如斯”一语出自( )
    A.《醉翁亭记》 B.《前赤壁赋》 C.《论语・子罕》 D.《孟子》
  12.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 )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未名社
  13.《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4.《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
    A.语言学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D.表演艺术家
  15.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的是( )
    A.《女神》 B.《北方》 C.《红烛》 D.《死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17.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18.《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___________》。
19.《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0.在晚唐诗坛上,____________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21.赋是____________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22.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悠悠我心”。
23.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___________。”
24.辛弃疾《水龙吟》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___________。”
25.“吾归破贼,必灭楼兰,此矢所以志也”是______________的誓言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
  27.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行:
  28.望洋向若兴叹。
  望洋:
  2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
  30.奉而献之厉王。
  奉:
  31.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再:
  32.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衣:
  33.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
  识:
  34.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恨:
  35.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固: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来即我谋:
  37.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
  不如早为之所:
  3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3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前赤壁赋》)
  凌万倾之茫然:
  40.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请以战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为什么说《谏逐客书》是汉赋文风的先导?
42.在《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中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43.《种树郭橐驼传》一文蕴含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44.简要概括《炉中煤》表达的思想感情。
45.《麦琪的礼物》中,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狗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6.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4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两句话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48.本段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写出本体和喻体。
(二)阅读《蜀相》一诗,回答文后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49.说说本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的含义。
50.分析本诗颈联、尾联的思想含义。
  51.全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李大钊同志《今》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吾人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所激起的波澜声响,都会流动传播,不能消灭。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感泣。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和空间。一时代的变动,绝不消失,仍遗留于次一时代,这样传演,至于无穷,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
52.写出本段的中心句。
53.“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是什么论证方法?
(四)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54.本段表现了李广怎样的个性特点?
55.本段主要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李广?
七、作文(50分)
56.题目:行百里者半九十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