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预防招生诈骗

发布时间:2011-09-20 共1页

高校录取即将开始,各种招生诈骗和非法招生活动粉墨登场,作为热切期待录取结果的广大考生和家长,该如何分辨和防范招生诈骗行为?

7月6日上午,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邱可院长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诈骗行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切莫上当受骗。

1.“鱼目混珠”进行诈骗

个别无正规招生资格的学校乱发通知书;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以自学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

考试院提示:此类录取通知书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不会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

2.“弄虚作假”进行诈骗

恶意仿造合法高校招生网站、非法篡改合法招生院校网上公示录取名单、伪造省级招办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

考试院提示:合法的招生院校名单均在教育部网站www.moe.dov.cn上公布,除此之外的其他办学机构均不具备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资格。考生查询录取结果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网站或录取查询系统中进行。

3.鼓吹内部关系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和中介打着招生机构的“朋友”、“校友”、“合作伙伴”等幌子,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等,降分录取未达线考生。

考试院提示:在录取期间,市教育考试院将随时发布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考生只有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批次和相应高校的分数要求,才有机会被高校录取。所谓的“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都是骗局。对待此类机构或者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保留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4.走“特殊类型招生”捷径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或中介向考生和家长大肆宣传“单独招生”、“自主招生”等就是学校“自由招生”。只要交钱,就可不受约束,随意突破文化成绩要求。

考试院提示:教育部严禁招生院校未经省级招生部门同意,擅自录取考生。目前开展自主选拨录取的部分大学和实行单独招生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的,考生必须通过高考或按学生招生章程规定组织的单独考试,考试成绩也必须达到相应要求,而且整个测试及录取过程都有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与监督,最后经省级招生部门批准录取。

5.“军校降分招收地方生”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或中介打着“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骗取学生和家长信任,进行诈骗。

考试院提示:从2008年起,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共同下发通知,军队院校不得开办学历教育专业(班次)或按学历教育的学制和规格招收任何形式的地方委培生。

6.凭借“定向招生”进行诈骗

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大小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考试院提示:部分高校在我市的定向招生计划已向社会公布,其招生录取办法严格按照教育部和我市的规定执行,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7.打着“补录”旗号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招生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考生要当心。

考试院提示:

按照教育部规定,本科不允许补录。高职专科根据学校报到情况,第缺额较大的高校,经申请和我市录取领导小组审批,可以适当补录少量考生,以确保招生计划的完成,但仍执行集中录取时的招生政策和操作办法。

8.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

高校招生期间,不法分子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畅通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借机索取钱财。

考试院提示:市教育考试院会及时公布考生录取结果和相关信息,考生和家长可自己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网站www.cqksy.cn和重庆招考信息网www.cqzk.com.cn免费查询自己的录取轨迹和录取情况,也可以到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进行查询。同时,广大考生和家长尽量不要向无关人员泄露考生的准考证号及密码,防止上当受骗。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