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MBA报名面临新井喷

发布时间:2012-02-01 共1页

  17年来,MBA招生规模和招生院校的不断扩大,不仅推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极大提高,而且大大巩固了年仅17岁的中国MBA在百年MBA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明后两年,中国MBA教育将迎来报考高峰期。”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很多人担心商学院会受此影响。但是,来自中国权威商业管理杂志《经理人》“2008最佳MBA排行”调研结果显示,未来两年将迎来继2002之后新的MBA报考高峰!
  2008年10月9日,《经理人》“2008年中国最佳MBA排行”在北京隆重揭晓。这是继2004年和2006年之后,《经理人》第三次发布这一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MBA排名。在这份历时3个月调研完成的排名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项目连续三次获得第一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项目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和第三(详细榜单见附件)。
  自上世纪90年代起,MBA经历了发展初期的起步、火爆、泡沫、质疑之后,MBA教育各方面趋于理性和平稳发展。从报名和招生人数的变化,可直接反映出MBA发展的冷热程度,相当于MBA的晴雨表。从最近五年来看,中国MBA教育经历了一个反复起落的阶段。
  据来自全国MBA教育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02年,由于考试政策的调整,MBA报名人数从3.4万暴涨到5.2万,但之后的2003年和2004年的报名人数又急剧回落到4万人,MBA趋冷。2005年和2006年基本维持平稳,没有太大波动。直到2007年,报名人数再次突然上升,增长幅度达到28%。
  2007年突然增长的原因,主要动力来自于2003年那批大学毕业生开始报考MBA,而2003年这批毕业生也正是中国高等院校1998年开始连续三年大扩招的首批毕业生。MBA考生平均工作年限的中位值一般为五年,也就是说,工作5年后读MBA的频率最高。
  预计2009年和2010年的报名人数还会大幅度增长,而且80后考生将占很大的比例。而从招生人数来看,最近两年基本没有变化,招生数量取决于学校的录取名额,而2008年招生总数增长了24%,这主要是因为新增了31所可举办MBA的院校。从1991年起步,到2007年,中国MBA培养院校不断快速增加,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见附表)。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的不断供给,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MBA院校和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  
  院校数 报考人数 实考人数 录取人数 备注
  2000 56 35416 27267 5531 
  2001 54 38126 29714 7111 
  2002 62 50226 37988 7535 (2003年开始英语听力计入考分,2002年赶末班车的报名人数激增)
  2003 62 44732 36210 8895 
  2004 86 35824 27907 11661 (报名人数回落明显,“非典”具有一定作用)
  2005 89 38631 29802 13049 
  2006 95 39844 29591 15207 
  2007 127 40784 29583 14624 
  (数据来源:“历次MBA联考入学考试情况”,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
  2008中国最佳MBA排行负责人、《经理人》杂志副主编周建华指出,从2008年排行调研来看,企业经理人是否报考MBA,更多是结合自己长远职业发展,而不是盲目跟风。MBA学员的期望值趋于平稳,更多当作素质教育,是为自身长远发展打基础,而不是通过追求MBA光环来谋求短期内实现高薪。从MBA薪酬来看,MBA毕业生平均薪酬与企业总体薪酬增长平基本同步,难现爆炸式增长。与此相应,MBA学费增长也趋于稳定。
  MBA毕业生薪酬个体差异也凸现,行业经验丰富、有知名企业经历的毕业生广受欢迎;同时,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或者薪酬在毕业后一定时期下挫的情形,亦时有出现。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