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0-18 共1页
八、什么是平衡,如何构获得?平衡对全口义齿有何意义?
答:全口义齿的平衡是指在正中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
全口义齿平衡在上下颌义齿咬合接触状态下作前伸、侧方等非正中―滑动运动时,在食物于前牙区或一侧后牙区被咬切后进一步咀嚼研 磨时,上下义齿面间有三点或多点接触,义齿稳定不移动,而获得平衡。平衡的义齿,有利于咀嚼功能的完成和无牙颌的保健。
九、什么叫选磨?应该如何进行?
答:选磨是为了调磨正中的早接触点,使正中达到广泛均匀的接触和稳定的尖窝关系,并调磨侧方和前伸时的牙尖干扰,达到平衡接触。
选磨应按顺序来,选磨正中的早接触、选磨侧方的干扰、选磨前伸的干扰、修整。
十、戴用全口义齿后常见问题有哪些?如何处理?
答:一、疼痛:1.在牙槽嵴上有骨尖、骨棱,可在相应的基托组织面做适当的缓冲。2.由于基托边缘伸展过长或边缘过锐,系带部位基托缓冲不够,只需将过长、过锐的边缘磨短和圆钝,症状即可减轻,但不宜磨除过多,以免破坏边缘封闭。3.义齿在正中咬合和侧方时有早接触或干扰,力分布不均匀,在牙槽嵴顶或嵴的斜面上,产生弥散性发红的刺激区域,应适当调磨达到平衡。4.义齿行使功能时,由于义齿不稳定,在口内形成多处压痛点和破溃处,需要进行选磨调,而不能用局部缓冲的方法解决。5.患者戴义齿后,感到下颌牙槽嵴普遍疼痛或压痛,不能坚持较长时间戴义齿,面颊部肌肉酸痛,上腭部有烧灼感,当前牙覆不大时,可重新排列下颌后牙降低垂直距离,或重新做全口义齿。
二、固位不良:1.当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容易松动脱落,可采用重衬或加长边缘的方法解决。2.当口腔处于休息状态时,义齿固位良好,但张口、说话、打哈欠时义齿易脱位,应磨改基托过长或过厚的边缘,缓冲系带部位的基托,形成基托磨光面应有的外形,或适当磨去部分人工牙的颊舌面,减小人工牙的宽度。3.固位尚好,但在咀嚼食物时,义齿容易脱位,是由于不平衡,牙尖有干扰,修改时应进行选磨调,消除早接触和牙尖的干扰,或将基托边缘磨短或磨薄。
三、发音障碍:可将下颌前牙稍向唇侧倾斜,将下颌舌侧基托磨薄些,使舌活动间隙加大。
四、恶心: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基托后缘磨短,如后缘与粘膜不密合,可用自凝塑料重衬,加强上颌义齿后缘封闭作用;调消除闪牙早接触点;修改上下颌义齿基托的厚度。
五、咬唇颊、咬舌:可磨改上后牙颊、舌尖侧斜面和下后牙颊、舌尖侧斜面或增加上颌结节和下颌磨牙后垫基托之间的间隙。
六、咀嚼功能不好:垂直距离不够时,需增加义齿的高度,取正中记录,将上下颌义齿按正中记录固定在架上重新排牙。
七、心理因素的影响:制作全口义齿是需要患者参与配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患者的积极使用、主动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十一、什么是RPD,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作用是什么?
答:RPD是牙列缺损修复最常用的方法,该法是利用天然牙和基托覆盖粘膜及骨组织作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的固位作用,人工牙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并用基托材料恢复缺损的牙槽嵴及软组织形态,患者能够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
RPD是由人工牙、基托、固位体和连接体四部分组成。
人工牙是代替缺失的天然牙,恢复牙冠的外形和咀嚼、发音等功能,恢复咬合关系。
基托是供人工牙排列附着,传导和分散(牙合)力。
固位体是固位、稳定和支持的作用。
连接体将义齿各部分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