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X刀、γ刀)医师(头部)专业考试大纲(3)

发布时间:2017-11-23 共1页

 第三篇临床放射生物学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1.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2.放射生物学在未来放射治疗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放射生物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1.百余年来哪些事件对放射生物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

第一节辐射生物作用的时间标尺

1.物理作用阶段的主要特点

2化学反应阶段的主要特点

1.生物效应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2.简述X射线对生物体间接作用的过程

第三节射线质与相对生物效应

1.LET的概念

2.相对生物效应的概念

第三章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

第一节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

1.辐射诱导的DNA损伤有几种主要形式

2.哪些形式的DNA损伤可以修复,哪些不能修复

第二节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

1.增殖性死亡的概念

2.辐射所致细胞死亡的机制

第三节细胞存活曲线

1.克隆源性细胞的概念

2.细胞放射存活曲线数学模型及参数值的生物学意义(Do、Dq、N;α、β)

第四节细胞周期时相及放射敏感性

1.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2细胞周期时相效应的临床意义

第四章肿瘤的放射生物学概念

第一节肿瘤的增殖动力学

1.肿瘤的细胞动力层次

2.影响肿瘤生长速度的因素

第二节肿瘤的剂量效应关系

1.肿瘤控制概率的概念7

2.剂量效应曲线的形状、数学模型及意义

3.从在体实验肿瘤的实验研究中得到哪些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重要概念

第五章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放射反应

第一节正常组织的结构组分

1.正常组织结构组分及反应模式

2.早、晚反应组织对分次剂量及总治疗时间的反应有何不同

第二节早期和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

1.早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

2.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正常组织器官的体积效应

1.正常组织器官耐受性的概念

2.正常组织体积效应的常用数学模型及局限性

第四节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损伤

1.不同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及耐受量(特别是:肺、小肠、肾、脊髓、角膜、晶体、骨等)

2.涎腺放射损伤的生物学特点

3.肝、肾、膀胱放射损伤的生物学特点

第五节再次照射正常组织的耐受性

1.了解正常组织再次照射耐受性问题的复杂性及一些主要动物实验结果

2.哪些因素影响正常组织再次照射的耐受性

第六章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分次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因素

1.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亚致死损伤修复RepairofSLD

潜在致死损伤修复RepairofPLD

2.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

3.氧效应及再氧合Reoxygenation

4.再群体化Repopulation

第二节临床放射治疗中非常规分割治疗研究

1.设计非常规分割治疗方案应遵循哪些生物学基本原则

2.了解超分割、加速分割及大分割的定义及主要生物学原理

第三节剂量率效应

1.剂量率效应的机制

2.剂量率效应的临床意义

近距离放射治疗生物学剂量的等效换算8

第四节肿瘤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数学模型

1.“生物剂量”的概念

2.了解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的常用数学模型及局限性((特别是线性二次方程(Linear-quadraticformula,LQ)

第五节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生物学问题

1.延长照射时间会对生物效应产生哪些影响

2.低剂量高敏感性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第七章肿瘤放射治疗个体化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分析方法

第八章肿瘤分子放射生物学

1.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

2.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方向及进展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