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考试喉科学考试试题13

发布时间:2012-03-26 共1页

 临床音声学
一、A1型题:(最佳单项选择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失语症"是指 
A.已经会讲话的儿童,因耳聋等又失去言语功能
B.言语器官的肌肉活动障碍造成发声困难
C.对言语的组成、表达及理解有障碍的病态
D.由大脑病变引起的言语功能障碍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言语障碍分为言语缺陷和语言缺陷。言语缺陷有学语滞迟、发声困难、言语困难和失语症;语言缺陷有构音困难和口吃。脑脓肿、脑血栓、脑肿瘤等疾病,如侵犯大脑颞叶言语中枢时,则引起失语症。有言语表达障碍,不能说出想说的话,用手势表达意愿者,为运动性失语。说话能力正常,但不能记忆起有关的词语,不能理解别人说话的意义,是为感觉性失语。不能准确而恰当地说出有关的或特定的人、物和事的名称或其相互关系者,是为命名性失语。言语器官的肌肉活动障碍所造成的发声困难,多由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周围性肌肉病变如小脑病变、脊髓空洞症、重症肌无力时,舌、软腭等言语器官的肌肉发生痉挛、瘫痪或共济失调所引起。表现为言语含糊不清,讲话费力、缓慢,但无语句结构或用词方面的缺陷。言语困难系对言语的组成、表达及理解有障碍的病态,常伴有定向力丧失、进食困难及大、小便失禁等,多发生于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后遗症、脑肿瘤等。以言语表达能力缺陷为主者,表现为不能用单词或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愿;以言语的接受能力障碍为主者,常表现为不能理解别人的言语。 
 
2.某女性成人患者,发声频繁中断并有暂时性漏气,发声时伴有颈面部肌肉痉挛,面部表情怪异,但耳语、唱歌及哭笑时发声正常,喉镜检查见发声时双侧声带外展不闭合。应初步诊断为 
A.精神病
B.癔病
C.双侧喉返神经完全麻痹
D.环杓关节炎
E.痉挛性发声障碍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痉挛性发声障碍为喉肌张力障碍致喉部发声运动紊乱引起的发声困难。分为两型:①内收型,较常见,其特征为发声时声带过度内收或闭合过紧,出现发声频率中断、失去连贯性,声音振颤,有挤压感,发声疲劳;②外展型,较少见,表现为发声时声带外展,发声频率中断及暂时性漏气;发声时常伴有颈面部肌肉痉挛,并呈面部怪像,或表现为颈静脉怒张,但耳语、歌唱、哭笑时发声往往正常。 
 
3.对声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指深吸气后能持续发声的最长时间,又称最大发声时间
B.可推测受检者喉部调节功能及发声的持续能力
C.测定时通常发"啊"或"衣"音,测试3次后取其最大值
D.正常情况下男性声时约为20s,女性声时约为30s
E.声带有病变时声时缩短,气流率高于正常人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最大发声时间又称声时,指深吸气后能持续发声的最长时间,可推测受检者喉部调节功能及发声的持续能力。测定时通常发"啊"或"衣"音,测试3次后取其最大值。正常情况下声时男性约为30s,女性约为20s。全身健康状况、年龄、体形、肺活量、呼吸方法等多种因素可影响声时,当声带有病变时声时缩短,气流率(单位时间内经声门呼出的气流量,通常用ml/S表示)高于正常人。 
 
4.小儿言语发育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一般几岁时仍不会任何言语者可列入学语滞迟 
A.1岁
B.1.5岁
C.2岁
D.3岁
E.4岁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学语滞迟常见的病因有听力障碍、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外伤、言语器官结构异常(如唇裂和腭裂),环境因素(如幼儿与外界接触过少、言语讯号刺激量不足、学语机会相对减少或学语过程中受不正确的训练与刺激)等。轻者表现为表达能力低于同龄儿童,或所用词汇与其年龄不相适应,重者则不会讲话。小儿言语发育的年龄可有个体差异,一般2岁时仍不会任何言语者,列入学语滞迟。 
 
5.喉功能过强与音调反常的矫治,最有效的是 
A.声带休息,禁声或少说话
B.咀嚼发声疗法
C.反复练习屏气动作,使声带紧闭、胸腔固定,同时发声
D.建立胸腹式混合呼吸方式,练习控制呼气能力,使呼气慢而均匀,呼气期延长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喉功能过强与音调反常的矫治:一般训练时嘱患者下颌放低,舌平坦,做促使咽腔开张等动作。最有效者为咀嚼发声疗法,其方法分4步:①发声时同时咀嚼食物;②发声时张开口唇咀嚼;③咀嚼发声成功后,增加发声词语继续练习,直到建立新嗓音;④逐渐减少发声时的咀嚼活动。 
 
二、B1型题:(标准配伍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6-9题共用备选答案) 
A.电视频闪喉镜
B.声图仪
C.声时
D.喉肌电图
E.电声门图 
 答案 A B C D E 6.定量分析嗓音的方法是  (    ) 
  答案 A B C D E 7.鉴别声带运动障碍原因的方法是  (    ) 
  答案 A B C D E 8.观察声带振动状况的方法是  (    ) 
  答案 A B C D E 9.评价患者发音持续能力的方法是  (    ) 
 
 
 
正确答案:6.B,7.D,8.A,9.C 
 
三、X型题:(多选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0.正常言语形成需具备的基本解剖生理条件是 
A.听觉功能良好
B.视觉功能良好
C.完善的言语中枢及与言语有关的神经联络通路通畅
D.小脑的协调功能良好
E.声带、舌、腭、唇、齿等言语器官正常 
 
 
 
正确答案:ABCDE 解题思路:正常言语的形成需具备5个基本解剖生理条件:①听觉、视觉功能良好;②完善的言语中枢,习惯用右手者,言语中枢在左侧大脑颞叶,惯用左手者则在右侧颞叶;③与言语有关的神经通路通畅;④小脑的协调功能良好;⑤声带、舌、腭、唇、齿等言语器官正常。如形成言语的任何一个环节有病变 
 
11.言语器官包括  (    ) 
A.舌
B.咽
C.唇
D.齿
E.腭 
 
 
 
正确答案:ABCDE 
 
12.引起音质反常的原因包括  (    ) 
A.声带息肉
B.声带小结
C.喉肌张力障碍
D.开放性鼻音
E.闭塞性鼻音 
 
 
 
正确答案:ABCDE 
 
13.为共鸣器官的是  (    ) 
A.鼻腔
B.鼻窦
C.胸腔
D.口腔
E.咽腔 
 
 
 
正确答案:ABCDE 
 
14.引起音强反常的原因不包括  (    ) 
A.喉肌功能过强
B.喉肌功能过弱
C.语调超过正常人一个音阶以上
D.语调低于正常人一个音阶以上
E.开放性鼻音 
 
 
 
正确答案:CDE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