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29 共1页
2013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 1.不良反应 | (1)副作用 |
| (2)毒性反应 | ||
| (3)后遗效应 | ||
| (4)停药反应 | ||
| (5)变态反应 | ||
| (6)特异质反应 | ||
| 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 (1)半数有效量 | |
| (2)治疗指数 | ||
| 3.药物与受体 | (1)激动药 | |
| (2)拮抗药 | ||
|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 1.吸收 | 首过消除 |
| 2.分布 | (1)血脑屏障 | |
| (2)胎盘屏障 | ||
|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 生物利用度 | |
| 4.药物消除动力学 | (1)一级消除动力学 | |
| (2)零级消除动力学 | ||
| 三、胆碱受体激动药 | 1.乙酰胆碱 | 药理作用 |
| 2.毛果芸香碱 | (1)药理作用 | |
| (2)临床应用 | ||
| 四、抗胆碱酯酶药 |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 (1)作用机制 |
| (2)药理作用 | ||
| (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 | ||
| 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 | 阿托品 | (1)药理作用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及中毒 | ||
![]() |
||
| 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1)药理作用 |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 ||
| (4)代表药物 | ||
| 八、局部麻醉药 | 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 (1)局麻作用 |
| (2)作用机制 | ||
| 2.常用局麻药 | (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 | |
| (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 ||
| (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 | ||
| 九、镇静催眠药 | 苯二氮卓类 | (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2)作用机制 | ||
| 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 1.苯妥英钠 | (1)药理作用 |
| (2)临床应用 | ||
| 2.卡马西平 |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3.苯巴比妥、扑米酮 | 临床应用 | |
| 4.乙琥胺 |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 5.丙戊酸钠 |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 6.硫酸镁 |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 1.左旋多巴 | (1)体内过程 |
|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 | ||
| 2.卡比多巴 |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3.苯海索 |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十二、抗精神失常药 | 1.氯丙嗪 | (1)药理作用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 | ||
| 2.丙米嗪 | (1)药理作用 | |
| (2)临床应用 | ||
| 3.碳酸锂 |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 |
| 4.氯氮平 |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十三、镇痛药 | 1.吗啡 |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 | ||
| 2.哌替啶 | (1)药理作用 |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 | ||
| 3.纳洛酮 |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十四、解热镇痛抗炎药 | 1.阿司匹林 | (1)药理作用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 | ||
| 2.对乙酰氨基酚 | (1)药理作用 |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 | ||
| 3.布洛芬 | (1)药理作用 | |
| (2)临床应用 | ||
| 十五、钙拮抗药 | 1.钙拮抗剂的分类及代表药 | (1)选择性钙拮抗药 |
| (2)非选择性钙拮抗药 | ||
| 2.硝苯地平 |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3.维拉帕米 |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 |
| 4.尼莫地平 | 临床应用 | |
![]() |
||
| 十七、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 1.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
|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抗心衰的作用机制 | |
| 3.利尿药 | 呋塞米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 |
| 4.强心苷 | (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 |
| (2)地高辛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 十八、抗心绞痛药 | 1.硝酸甘油 | (1)药理作用 |
| (2)作用机制 | ||
| 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1)药理作用 | |
| (2)临床应用 | ||
| 3.钙拮抗剂 | 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 1.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 (1)药理作用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 | ||
| 2.贝特类药物 | 药理作用及调血脂机制 | |
| 二十、抗高血压药 | 1.利尿药 |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 2.钙拮抗药 | 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 |
| 3.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抗高血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
|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 | ||
|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 氯沙坦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 |
| 二十一、利尿药 | 1.袢利尿药 |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2.噻嗪类 |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 3.保钾利尿药 | 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 4.碳酸酐酶抑制药 | 乙酰唑胺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 5.渗透性利尿药 | 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
||
| 二十三、组胺受体阻断药 | 1.H1受体阻断药 | (1)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2)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 2.H2受体阻断药 | 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 1.抗炎平喘药 |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 |
| 2.支气管扩张药 | (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 |
| (2)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
| 3.抗过敏平喘药 | 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 抗消化性溃疡药 |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 糖皮质激素类药 | (1)药理作用 |
| (2)临床应用 | ||
| (3)不良反应 | ||
| (4)代表药物 | ||
| 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 抗甲状腺药 | (1)硫脲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 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 1.胰岛素 |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 2.口服降血糖药 | (1)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2)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3)双胍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二十九、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1.青霉素类 | (1)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2)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2.头孢菌素类 | (1)各代产品的特点 | |
| (2)临床应用 | ||
| 三十、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 1.红霉素 | (1)抗菌作用 |
| (2)临床应用 | ||
| 2.林可霉素类 |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三十一、氨基苷类抗生素 | 1.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 (1)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
| (2)不良反应 | ||
| 2.常用氨基苷类 |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临床应用 | |
| 三十二、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 1.四环素类 | (1)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
| (2)不良反应 | ||
| 2.氯霉素 | (1)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2)不良反应 | ||
| 三十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 1.喹诺酮类 | 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2.磺胺类 | 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
| 3.其他类 | (1)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
| (2)甲硝唑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 ||
| 三十四、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 1.抗真菌药 | 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2.抗病毒药 | 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三十五、抗结核病药 | 1.异烟肼 | (1)临床应用 |
| (2)不良反应 | ||
| 2.利福平 | (1)临床应用 | |
| (2)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 ||
| 3.乙胺丁醇 | (1)药理作用 | |
| (2)临床应用 | ||
| 4.吡嗪酰胺 | (1)药理作用 | |
| (2)临床应用 | ||
| 三十六、抗疟药 |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 氯喹、青蒿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2.主要用于控制远期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 伯氨喹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 |
| 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 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
| 三十七、抗恶性肿瘤药 | 1.抗肿瘤药的分类 | (1)干扰核酸合成 |
| (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 | ||
| (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 | ||
| (4)干扰蛋白质合成 | ||
| 2.常用药物 | 甲氨蝶呤、巯嘌呤、羟基脲、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的临床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