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疮(西医病名:女阴溃疡)

发布时间:2012-05-07 共1页

  阴疮之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主之。”《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有“阴疮候”。又名阴蚀。

  阴疮多因热毒侵淫,或寒邪凝结等所致。以妇女阴户肿痛,甚至化脓破溃,或阴户侧出现肿块如蚕茧状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女阴溃疡。

  [诊断依据]

  1.外阴部生疮,红肿、疼痛,边缘不清,甚至局部化脓溃烂,流黄臭水或血水淋漓不断。

  2.或阴户侧出现肿块如蚕茧状,缠绵不消,甚至溃烂维愈,形体渐瘦,多伴午后低热,夜间盗汗。

  [鉴别诊断]

  1.女阴湿疹:以大小阴唇皮肤潮红、瘙痒难忍,一般无蚕茧状肿块为特征;且多见于过敏体质或有糖尿病史者。

  2.胯腹痈、悬痈等:生于胯腹部或会阴穴等处,病势急,红肿痛热明显,易脓、易溃、易敛。

  3.狐惑:除外阴蚀烂外,并有口咽、眼部溃烂,目赤如鸠眼等症。百分百考试网搜集整理

  4.外阴癌:常有阴燥病损,病灶区出丘疹、溃疡,或如菜花样,易出血,边缘不规则,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1.下焦湿热证:阴户溃烂流黄水,或流脓血水,局部灼热肿痛,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清利湿热。

  2.气虚毒恋证:外阴溃烂,瘙痒,脓水淋漓,疮久不敛,形体消瘦,神疲体倦,气痘懒言,食欲不振,舌质淡,脉沉细无力。补气祛邪。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