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5日公布了关于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白皮书。根据改革方案,到2050年英国发放的基本养老金将比现在增加一倍,但公众不仅要推迟几年才能享受到养老金,而且增加部分还主要是自己退休前多掏的钱。
这份即将提交议会的白皮书建议,退休年龄自2024年起提高至66岁,自2034年起提高到67岁,自2044年起提高到68岁。改革方案还将个人收入用于支付养老金的比例从3%调高至4%,而雇主支付相当于个人收入3%的费用,政府则通过税收减免的办法承担相当于个人收入1%的养老金。
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英国也面临老龄化的难题。有报道称,英国约有700万即将步入退休年龄的人没有为日后的生活做好储蓄准备。此外,面临成本压力的雇主也开始转向对自身更加有利的养老金计划,试图将负担转嫁到雇员头上。调查显示,英国政府目前面临每年约570亿英镑的养老金缺口,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多人将在退休后不得不依赖政府救济。
英国首相布莱尔称改革方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他也承认,这一60年来最大的养老金改革举措“对各方都意味着艰难抉择”。他补充说,这一改革要让这一代人和未来几代人都能从中受惠,并且能让人们以可持续、可支付的方式为退休后的生活储蓄。
据悉,白皮书主要以养老金委员会主席特纳的报告为基础,同时综合了其他各方面建议。比如,特纳希望从2010年就开始增加基础养老金的发放,但在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的坚持下被推迟到2012年。这样一来,政府将有更多的时间在其他领域找到新收入来源,从而可避免增税计划的实施。再比如,特纳建议在2050年前将享受养老金的年龄推迟到68岁,但政府最后的决定比特纳的设想提前6年。
尽管绝大多数英国人认同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但表示反对的也为数不少,特别是负担加重的中小企业。还有一些人表示,随着生活成本的增加,很多人可能难以承受将4%的收入用于支付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