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份标准企业年金受托计划日前诞生,该计划的主体是沪上某高科技公司,太平养老保险作为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随后,联想集团携手平安养老保险公司、招商银行、嘉实基金,成为第一个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行企业年金计划备案的企业。
对于这些企业的职工来说,他们将如何从中受益呢?
联想员工:可能获得4000元退休金
先来看看联想颁布的企业年金计划的主要内容:在联想工作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所有正式员工,以个人自愿为原则,以个人出资部分与公司出资部分共同构成联想企业年金,联想集团出资金额与员工出资金额的比例为1:1,联想企业年金将委托专业的服务供应商管理运营,联想企业年金的最终受益人为联想员工。
按照5%的投资收益率和5%的工资增长率测算,一个加入年金计划后在联想工作30年的联想员工,若退休前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则退休后获得的社会养老保险和联想企业年金的养老金收入之和约为每月4000元。
太平人寿相关人士这样评价企业年金:“它的好处在于,企业承担了个人的养老职责。”
假设情况下:退休金能持平在职薪水
对于太平签下的上海企业年金第一单,有关人士并未透露客户具体信息,只是说该客户方是一家高科技企业,近两年来一直关注企业年金的发展,希望通过企业年金灵活的缴费规则和特有的支付方式,建立长期有效的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将企业年金作为企业员工福利的企业,并非只有这家高科技企业一家。
太平人寿假设:一位30岁男职员,目前年薪6万。如果他的企业参加了企业年金计划,按照他年工资增长率为7%、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为4%计算,他和公司每年各为他缴年薪的5%,即他每年为自己缴3000元,30年后他退休时,该职员一次性能得到908722元,或者在身故前每月可拿到5000元生活费,基本能和他在工作时的薪水持平。
业务现状:众多企业抛来绣球
在上海企业年金第一单浮出水面前不到一个月,太平养老与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公司签订企业年金受托合同,成为北京市企业年金第一单。而目前和太平养老签订企业年金受托合同的企业已经超过100家,累计年金规模突破4000万。
保险业另一个涉足企业年金的,则是平安养老保险。除了成为联想企业年金计划的受托人,在广东、山东等地它都签下当地企业年金第一单。
据了解,目前签订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为数不少,涉及的行业有制造业、电力、通讯、交通运输、金融、航空、烟草等,但都以中小企业为主,受托资金量相对较小,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据悉,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平安养老和太平养老都和其他获得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上海市场,平安养老和一部分拥有管理人资格的基金公司也先后与相关单位签署企业年金托管意向。
相关链接
企业年金概念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职工受益程度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方案适用于企业试用期满的所有职工”。它明确了企业年金的普惠制原则。
但是,普惠制并不是平均主义,对于不同岗位、不同贡献的企业职工,企业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或数额可以有所差别。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年金要覆盖所有试用期满的员工,但各人的分配额度可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