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鉴证师辅导:经营者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发布时间:2010-01-20 共1页

  我国《价格法》第14条列出的不正当价格行为主要有价格垄断、低价倾销、价格欺诈、价格歧视、牟取暴利等。
  例题(多选)经营者不正当价格行为有()。
  A.价格垄断
  B.低价倾销
  C.价格歧视
  D.价格欺诈
  E.价格竞争
  答案:ABCD
  1.价格垄断行为
  例题(多选)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价格垄断形式有()。
  A.经营者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实行价格垄断
  B.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实行价格垄断
  C.经营者向经销商提供商品时强制限定其转售价格
  D.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实行价格垄断
  E.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时,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在交易价格上实行差别待遇
  答案:ACE
  例题(单选)某年某月我国北方若干钢铁企业召开协调会议之后,几乎在相同的时间里提高了本企业生产的钢材出厂价格。这种行为应认定为()的行为。
  A.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
  B.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C.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实行价格垄断
  D.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实行价格欺诈
  答案:C
  2.低价倾销行为
  例题(单选)不正当价格行为中的重要一条是低价倾销行为,判断是否构成低价倾销行为从手段上来区分是()。
  A.是否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
  B.其价格是否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并低于个别成本
  C.是否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D.看其倾销的是什么样的商品
  答案:B
  3.价格歧视
  4.价格欺诈
  5.牟取暴利
  6.哄抬价格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