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第八章综合辅导试题

发布时间:2011-10-14 共4页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教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和时代中,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教育的认识或看法。它主要表现为教育指导思想如教育方针、办学思想等和各种教育观念如人才观、质量现等。 
  4.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5.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  
  6.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就是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7.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等人为代表。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需要来确定。 
  8.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是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的,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四、填空:
  1.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____,也是教育活动的____。 
  答案:出发点和依据 归宿 
  2.教育目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人的____作出规定;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____作出规定。
  答案:社会性质和方向 身心素质 
  3.教育目的的作用包括____作用、____作用、____作用、____作用和____作用。
  答案:导向 选择 激励 评价 协调 
  4.我国夏、商、周的学校教育,是以“____”为目的,而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____”的统治人才,以便“化民成俗”、“修、齐、治、平”。 
  答案:明人伦 建国君民   
  5.中国近代实行新学制之后,清政府学部于1906年规定教育宗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忠君 尊孔 尚公 尚武 尚实 
  6.1929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____”的教育宗旨。 
  答案:三民主义 
  7.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____的武士。 
  答案:无条件忠于国家 
  8.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____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答案:身心和谐发展   
  9.古罗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____家和____家。 
  答案:演说 雄辩 
  10.19.欧洲中世纪教育目的是培养虔信上帝的____。 
  答案:宗教人士 
  1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知识、体力与道德____的人。 
  答案:和谐发展 
  12.18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在教育目的上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推崇培养____、____的自由人。
  答案:独立 自尊 
  13.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方面,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____来确定,而个人本位论则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____来确定。 
  答案:社会需要 个人需要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