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6-06 共1页
2010年11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员工培训环境分析的内容。(16分)
正确答案:
培训环境分析是指对开展培训的环境与条件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培训的实际环境分析。
(2)培训的限制条件分析。
(3)培训课程的引进与整合的步骤和方法。
(4)课程开展与交付所需的器材与媒体可用性。
(5)学员参加培训的先决条件。
(6)学生报名条件。
(7)课程报名与结业程序。
(8)学员培训方式的评估以及绩效证明方式。
2.简述企业如何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14分)
正确答案:
企业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是预防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基本对策。它包括:
(1)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卫生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劳动安全卫生的价值观念。
(2)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范的应当奖励,违反相关制度的应当惩罚。
(3)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
1)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
2)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
3)劳动组织优化。主要包括:不同工种、工艺阶段合理组织;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合理组织;作业班合理组织;工作时间合理组织等。
3.作为一种绩效考评方法,简述评价中心技术采用的各种具体方法。(12分)
正确答案:
评价中心主要采用以下六种方法和技术:
(1)实务作业或称套餐式练习。
(2)自主式小组讨论。
(3)个人测验。
(4)面谈评价。
(5)管理游戏。
(6)个人报告。
二、综合分析题
4.某公司设有9个职能部门和8个分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有200个多工种工作岗位。为了推进全新的薪酬管理制度,公司要对所有岗位进行再设计,重新调整劳动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使组织结构和岗位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公司的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对公司岗位进行具体分类?(8分)
(2)按照岗位承担者的性质和特点,如何对全公司的岗位进行横向分类?(10分)
正确答案:
(1)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对该公司岗位进行分类:
1)岗位的横向分类,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
2)岗位的纵向分级,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经验、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入一定的档次级别。
3)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状况,作为员工分类的依据。
4)建立公司岗位分类图表,说明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状况,为员工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2)评分标准
按照岗位承担者的性质和特点,对公司的岗位进行横向划分,可按如下步骤:
1)将公司全部岗位分为生产岗位和管理岗位两大类。
2)按照劳动分工的特点,将这两大类划分为若干中类或小类。
3)可以将管理岗位分为以下几个小类:生产管理类、市场营销类、财务审计类、技术管理类、人事管理类、质量管理类、综合管理类及其他。
4)可以将生产岗位划分为三类:基本生产岗位、辅助生产岗位、生产生活服务等。
5.某大型国有机械制造企业集团(公司)下属5个分公司、8个加工厂以及研究所、试验基地等20个附属单位。现有员工16000多人,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的迅速提高,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但在总量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结构上也出现了根本的转变。但该企业人事部张凡主任一直对其下属的计划主管小王的工作不甚满意,认为企业的人员计划明显滞后,缺乏前瞻性和完整性,不能满足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对企业的人员招聘、配置、培训等项工作不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如果张帆让您来编制企业人员计划,您认为:
(1)应当编制哪些人员计划才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6分)
(2)这些人员计划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10分)
(3)如何保证这些计划的实施?(4分)
正确答案:
(1)为了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应当编制以下人员计划:
1)人员配置计划。
2)人员需求计划。
3)人员供给计划。
4)人员培训计划。
5)人力资源费用计划。
6)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
(2)
1)人员配置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人员数量。
②人员的职务变动情况。
③职务的空缺数量及填补办法。
2)人员需求计划(人员规划中最困难、最重要的部分)。人员需求计划应该成为含有工作类别、员工数量、招聘成本、技能要求,以及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管理人员数量和层次的清单。
3)人员供给计划(人员需求计划的对策性计划)。
①人员招聘计划。
②人员晋升计划。
③人员内部调动计划。
4)人员培训计划。两类培训:为了提升而培训;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不足而进行的培训。人员供给计划的附属计划,包括培训政策、培训需要、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
5)人力资源费用计划(控制人工成本)。常见的人力资源费用:招聘费用、调配费用、奖励费用、其他费用。
(3)
1)人力资源政策调整计划。此计划应该明确计划期内的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整原因、调整步骤和调整的范围等。包括招聘政策、绩效考评政策、薪酬福利政策、激励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政策等。
2)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风险分析与策略的制定就是通过风险识别、估计、监控等一系列的活动来防范风险的发生。
6.某地一家知名电子科技研发公司,每年都要从高等院校的MBA毕业生中选拔一批后备管理人才,经过认真的研究,公司人力资源部决定通过资格审查和笔试等方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人员筛选,然后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第三轮的人员精选,以最终挑选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候选人。公司人力资源主任领导责成招聘专员小李提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在组织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12分)
(2)在编制讨论题目和设计评分表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8分)
正确答案:
(1)
1)编制讨论题目,题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2)设计评分表,评分表包括评分标准及评分范围。
①应从岗位分析中提取特定的评价指标。
②评价指标不能太多、太复杂,通常应将评价指标控制在10个以内,否则测评官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给出评判。
③确定各能力指标在整个能力指标中的权重以及其所占分数。
3)编制计时表,计时表主要是用于控制整个讨论时间及记录各被评价者发言次数和时间。
4)对考官的培训,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虽有客观的可操作的评分标准,但终究是一种主观评价。
5)选定场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考场环境要满足安静、宽敞、明亮等条件。
6)确定讨论小组,讨论小组的人数一般为6~9人。
(2)在编制讨论题目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要对所招聘岗位进行工作分析,了解拟任岗位所需员工应该具备的特点、技能。
2)讨论题目须具有争论性,题材要为大家所熟悉,且题目不会诱发被评人的防御心理。
3)如果采用案例型题目,应筛选出难度制定适中、内容合适、典型性和现实性均好的案例。
4)对所编制的备选答案进行甄别、筛选、确定出最符合本岗位工作特点的题目。